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观点 >

美日关系中的历史认识问题(下)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网 刘卫东 参加讨论

    内容摘要:美日对二战期间一些历史问题的定性一直没有取得共识,原有的分歧在当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再度表面化,尤其是两国围绕着慰安妇问题的争端引人注目。美国国内各界对此虽有不同看法,但由于主流思潮一直认为应从现实利益角度出发考虑历史问题,导致美国政府对日本不断修正历史解释的行为反应消极。历史认识问题虽不至对美日同盟造成严重损害,但它将会长期存在并可能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给两国关系带来复杂的影响。
    关 键 词:美国外交日本外交 美日关系 历史问题 争端
    作者简介:刘卫东,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四、美国的政策表现及其特点
     
    (一)美国将对历史问题的处理寓于现实需求之中。美日围绕着历史认识问题的争端体现出两个明显特点:一是争端虽围绕着历史问题展开,但无论是对日本战后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轨迹影响最大的议题(如“美制”宪法、原子弹轰炸),还是美国老兵最关注的议题(如巴丹“死亡行军”、强迫劳动的赔偿),都不是两国争议的主要内容,相反却是与美国无关且对日本的利益影响不大的慰安妇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二是在双方表达出各自不同的主张后,并未努力追求达成共识或继续追究下去。出现这种仅通过中性议题进行旁敲侧击、只求表态不求实效的奇怪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对于日本在同盟中缺乏责任感的担心远远超过对其否定历史解释的厌恶。美国虽对日本的行为不满,但其表达不满的方式显然经过了特别的斟酌,其基本依据仍是现实需求。首先从关注内容上看,美国反应最强烈的慰安妇问题根本不涉及本国公民,而对于教科书和靖国神社等直接关系到美国历史地位和形象的议题却主动回避,表明美国政府的重点只是树立形象而并非解决问题。教科书问题主要事关亚洲国家且当时的国际关注度有限;靖国神社问题涉及国家广泛且其重点在于参拜行为而非展览内容,而美国的公开表态也可能被误认为其一直力图避免的主动站位;原子弹问题在日本国内最易引发反美情绪;战时虐俘问题对美国自身也很敏感;只有慰安妇问题包含了妇女人权这一普世价值,广受关注也没有歧义,警告力度适中,对此的积极表态还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声誉,所以自然会成为美国的首选。当年美国情报部门已掌握了慰安妇问题的相关信息,但远东军事法庭仍没有因此而惩罚任何日本领导。[67]之所以在60多年后旧事重提,不过是因其现在变得有用了而已。其次从关注的时机上看,安倍上台前后日本质疑战后历史定性的倾向更加明显,而且政府在原本并不复杂的慰安妇问题上一再出尔反尔,还通过公开广告、表态、写信等方式试图干涉美国决策,甚至谴责美国在日本也有慰安妇,这就把日本与亚洲国家间的矛盾转移到日美之间,美国自然不能允许这种趋势继续,因此会抓住慰安妇问题出现之机大做文章。再次在关注的尺度上,美国很清楚过分追究历史问题可能削弱日本与美国的合作热情,而且就像日本威胁的那样,这会打开一个潘多拉盒子,日本也可能要求美国对轰炸东京和投掷原子弹进行政府赔偿。[68]因此美国的涉足相对局限,就事论事,点到为止。
    (二)美国国会和行政部门的分歧只表现在程度上而非性质上,表明美国政府各部门对日本的价值具有共识。表面看来,美国国会似乎站在布什政府的对立面上,其实这与国会本身的性质有关。首先国会历来比行政部门更关注人权议题,这并非单纯针对日本;其次,每个议员都喜欢黑白分明的道义议题,他们知道布什总统非常不受欢迎,也知道白宫不会做任何事情去得罪它仅存的盟友之一。因此采取一个反对二战性奴隶的立场,可以展现美国愿意把自己的人权标准适用于所有国家的姿态,毕竟这也不用付出很大代价;[69]再次,从机能和传统来说,具有批准政府条约和被提名官员的权力的参议院在外交决策方面更具影响力,众议院这次之所以通过没有约束力的决议,是把此当成了在外交领域表达自己声音的方式。[70]撇开这些表象,国会与布什政府在基本立场上并无明显不同。国会内部虽在日本从未向其受害者道歉的问题上没有争论,但主要的反对意见却集中于“质疑另一个国家的政策是否属于美国国会的工作”。[71]这显然不是国会典型的行事风格。一名民主党参议员还两次向众议院施压,以可能损害同盟为由要求不要通过本田议案。[72]即使在众议院内部这种倾向也很明显:所有支持本田提案的议员在谴责日本的同时,都无一例外的强调无意冒犯日本民众,希望长久维持美日同盟;在为缓和语气而经多次润色的本田决议最终版本里使用的词汇,没有比“应该”和“众议院意识到”之类更强烈的表述,通过的也是没有约束力、不能送审参议院的口头表决;在决议通过的次日,众议院国际事务委员会又通过了确认日本为美国的关键盟友、称赞日本对亚太稳定的作用、感谢日本在全球反恐中贡献的另一个决议,联属者也包括本田,[73]这甚至发生于内格罗蓬特在东京称赞日本的作用之前。在涉及美国公民的战俘赔偿问题上国会同样消极。2001年时本田提出要求日本公司赔偿前盟军战俘的议案,2005年时有人提出巴丹死亡行军幸存者应得到赔偿的二战老兵议案[74],都没有得到国会的任何回应。可见美国国会在历史问题上的强硬仅流于浅表,其慎重程度并不亚于行政部门,两者在对日价值的判断方面具有基本共识,由此也注定了美日两国冲突的有限性。
    (三)作为外交的主导者,美国行政部门通过在幕后掌控国会的施压效果来达成对日战略构想。在美日就历史问题交涉的过程中,美国行政部门的角色十分微妙。表面看来布什政府相对中庸,似乎处于美国国会与日本政府的中间位置,实际上它既有足够渠道对日本更多施压,也有能力影响国会的决策过程,但它基本是在冷眼旁观,仅适时作出一些表态,目的不过是控制双方冲突的强度,利用国会的热情达成自身的意图。美国行政部门一般会比国会务实冷静,虽然安倍的讲话即使在保守主义思想家看来,都会认为与日本的民族主义领袖过分接近可能损害美国在亚洲的利益[75];但布什政府更大的担心则来自于日本会因遭受指责而减少其对美国的忠诚,这是它需极力避免的。当日本过于强硬时,布什政府会选择适当时机表达自己的“不安”;但更多时候它会积极出面修正国会立场的影响,努力给日本减压,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美国国务院和司法系统一直以《旧金山和约》的规定为由,支持日本政府没有赔偿义务的主张;[76]对于前慰安妇在美国法院对日本政府提起的诉讼,布什政府表示赞同其主张将对总统处理国际关系的能力造成冲击,美国最高法院最终也接受了这种观点;[77]在慰安妇决议通过的第二天,白宫就表示支持安倍及其内阁,宣称他们不必进行新的道歉,[78]发言人斯诺还表示“目前我不站在任何一边。”[79]可见,布什政府通过在幕后调整国会谴责日本造成的实际影响,一方面可借国会之口促使日本正视其历史问题;另一方面又通过行政官员的表态来安抚日本,表达美国政府对其的重视,以便获得其对美国战略构想的配合。
    (四)美国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少有强硬有个逐步升级的过程,这主要源于日本的决策失误。美国国内在如何看待日本历史问题方面历来观点不一,但这次在慰安妇问题上的态度却惊人得一致,甚至以前支持日本与邻国对抗的官员都在批评日本。如共和党议员海德原本十分关心日本人质事件,在其领导下众议院曾通过了谴责朝鲜的决议,但这次他对日本自身的历史问题没有一点同情。出现这种现象有多种原因,如民主党夺回国会多数席位成为本田议案通过的基础;[80]美籍韩裔和华裔群体积极推动的效果显著;[81]各类学者也发挥了积极作用;[82]但更重要的因素应该是日本自身的决策失误。本田议案提出之初并未吸引多少公众的注意,但当安倍公开宣称没有证据显示慰安妇是被强迫之时,这则消息就上了美国报纸的头条;[83]而联署议员的数量这一议案通过的关键条件更是随着日本一次次的强硬诋毁而不断增加,尤其是广告事件的影响最大。美国国会的消息来源称,日本在《华盛顿邮报》上刊登广告促使很多原来对本田议案持怀疑态度的议员改为赞成;[84]华盛顿的“尼尔森报告”也认为:“广告触怒了很多国会领袖,是导致本田议案在国际事务委员会通过的直接因素。”[85]甚至副总统切尼都被此惊动。美国学者米德伟表示,慰安妇问题不是美日的问题,而是个韩国问题。无论如何,众议院讨论的不过是一个没有约束力的决议案,日本部分人士和团体过激的反应,反而让美国各界觉得日本在大胆地否认历史,才发展到今日这步田地。[86]表面看来,两国争论的焦点是日本政府和军队是否参与了有组织的强奸活动,而实质问题则是日本是否重视美国的感受和建议。希弗曾于2007年3月表示:“低估这一议题对美国的冲击将是个错误,它会触到神经。参与贩卖妇女和奴隶贸易为美国宪法所不容。”[87]但这一暗示没有收效,日本继续其向美国挑战的步伐,美国的不满也在积累。最终美国议员感觉安倍准备反悔以前的表态,所以表决成为必然。[88]就像面对其他的历史议题一样,美国官员的态度原本并不积极,但对于证据确凿的慰安妇问题,日本一再的出尔反尔和极力掩盖则不断激发出他们的反感和担心。既然历史认识的争议已演变为与人权和责任感相关的议题,美国就无法在日本的强硬面前继续无动于衷。从这点上讲本田议案的通过有一定的偶然性。
    (五)美国尚未准备深究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在面对慰安妇问题时,布什政府的回避和美国国会的谨慎充分表明,美国目前尚无决心彻底解决与日本在历史认识上的分歧,其原因如下:1、美国自身对日本形成错误的历史认识负有很大责任。战后不追究天皇、没有根除旧官僚财阀的影响、放弃对日索赔,美国的这些应时行为为日后日本否定历史提供了制度和心理基础,但美国现在还没有检讨自己的勇气。2、缺乏内在动力。对于与日本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分歧,美国国内并无象面对贸易争端时那样的强烈诉求,政府公开阻挠、国会被动应对、民意缺乏共鸣,归根结底在于美国人没有这种“切肤之痛”,[89]尤其是随着经历过战争和大屠杀的海德与兰托斯等关键人物的退出,美国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会更为淡漠,导致解决问题的迫切性不足。本田也表示没有亚裔团体的努力慰安妇议案不会获得通过。[90]3、担心深究历史会影响现实大局。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言行虽已引起美国的警觉,但美国同样担心过多的插手可能促使日本做出激烈反应,争端的升级不仅影响到美日同盟的稳定,而且也会使亚洲的国家间关系更复杂,朝鲜和中国都会对日本更加强硬,[91]这对美国并无益处。4、美国自身也有难言之隐。二战结束后日本当局为了减少占领军强奸日本妇女案件的发生,设立了特殊慰安设施协会这一场所,公开招募妇女对占领军从事性服务。[92]1945年8月27日,东京建立了第一个美军慰安所,应征者达到了7万人的上限,但报纸禁止刊发任何相关信息。[93]美国媒体也对此进行过报道。[94]这显然会增加美国追究日本历史问题时的顾虑。
     
    五、历史争端对双边关系的影响
     
    历史认识作为美日间一个独立的争议出现后,虽然两国政府都在尽力避免冲突的升级,但问题并未真正解决。从长远来说,历史问题会成为一个增加双方合作不确定性的潜在因素。
    (一)分歧不会撼动美日合作的基石。尽管慰安妇决议已经通过,但在美国对此的各种反馈中,少有相信历史认识分歧会影响到美日同盟的合作基础者,新美国基金会的克莱门斯更明确地指出,加藤大使说这种历史记忆问题会严重伤害美日关系是个错误。[95]日本方面也有同感,加藤虽曾致信干涉,但在谈到他“正处于上任六年多来最困难和最微妙时期”的原因时,他最大的关注还是恢复日本在印度洋的供油活动。[96]一位日本学者也指出:“如果按照从1到10 来划分影响程度,可能只是1 或2。”[97]影响之所以局限,首先因为双方政府都有维护同盟的现实需求和强烈共识,不会允许历史认识这一细节影响合作大局。布什政府不仅一贯表态低调,而且在国会要求日本道歉后,布什政府的表现倒像是要给日本道歉;日本的回应也有明显的分寸感。[98]其次,当前双方的分歧仅限于认识层面,并不涉及日本与亚洲邻国间那样的地位竞争与领土资源冲突。再次,历史议题在两国国内的影响仅限于精英阶层,缺乏像经贸纠纷那样的民间关注;第四,两国的冲突妥协机制相对成熟,沟通交流渠道顺畅,矛盾在公开激化前基本都能化解。因此,历史纷争对双方关系的影响有限。
    (二)历史认识冲突造成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观念上。美日之间就历史议题展开长达半年的公开交涉史无前例,这必然会给双方的既有观念带来冲击。对美国来说,虽然日本当前否定历史的主要目标并非针对美国,但其思想根源和发展势头却让美国难以忽视。美国国会的研究报告也指出,日本国内对于美国在二战中和占领期间的修正主义观点正逐渐变成主流,[99]而历史争端会加剧美国对日本能否成为其可靠的全球伙伴的疑虑和担心。对日本来说,战后出生的年轻领导人不再对历史抱有负罪感,也不认为亏欠美国什么。[100]当美国的行为像个世界警察并自信占据着道德制高点时,日本公众觉得美国的外交行为与其表态恰恰相反,如其深陷伊拉克泥潭,以及卷入日本的历史问题。[101]日本民意曾认为美国应继续保持不干涉日本历史问题的政策,[102]故而盟友在慰安妇问题上的态度会被一些日本人视为“背叛”,尤其是民族主义者和那些自信日本大国地位的年轻人,他们会谴责美国干涉日本内政并要求美国为投掷原子弹道歉。[103]由于牵扯到国民特性和民族主义等复杂因素,围绕着历史认识问题的争议可能侵蚀美日双方友好的根基,其影响不是朝夕可见,却能在无形中积累。这种效应尤其表现在日本方面,它虽不会做出明确的反美之举,但会逐渐增强离美心态。[104]
    (三)历史争议将维持日攻美守的态势,并会继续作为现实纠纷的载体显现出来。美日两国对于历史问题性质的基本认识明显不同。激发日本不断挑起历史争端的心理基础是其一直相信战后历史定性于己不公;而美国则认为为了维持以自身为主导的东亚现状,可以但也只能有限容忍日本对于历史的重新解释,这就决定了历史认识在美日两国外交中的不同地位和相互态势。作为国内动员和增强凝聚力的工具,历史问题今后在日本民间和部分官员中会继续存在甚至短期升温,日方依然会保持一种有限的主动姿态,并通过挑起有争议的历史议题来表达对现实不满的情绪。但由于日本已探明美国的底线,近期它至少在涉美历史议题上会相对慎重。美国虽然一般不会主动碰触存在纠纷的历史议题,但日本在历史认识方面的孤立处境也使美国获得了优越的掌控能力,通过适时调整在历史问题上的表态,美国可以把此作为影响日本国内政治倾向和对美政策的工具,效果隐讳且力度适中。
    (四)历史认识纠纷将成为影响两国关系的一个长期因素。美日间历史认识纠纷激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日本的不断“反省”,促成这种反省存在的条件近期不会消失:首先,历史问题中的观念因素很难改变。美国虽迅速完成了对日本的战后体制改造,但并未完成对其观念的改造。日本在重新崛起之后,注重形象和体面的民族个性使得对其帝国罪行的探讨常会勾起它深刻的耻辱感。[105]认为只有日本的历史和现状全部是好的,国民才会热爱日本,这正是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的根源所在,[106]实际也是日本修正主义者追思所有历史问题时的心理依据。日本驻美使馆的网站上至今仍在公开宣称:众议院通过的慰安妇决议是错误的,与事实不符。[107]靖国神社修改了涉美部分的说明后,其总负责人永江太郎强调,修改文字说明并不是修改日本的历史观,靖国神社有关“大东亚战争的责任在于美国和中国,日本只是被迫进行自卫战争”的基本理念仍维持不变。[108]显示出“修正历史”在日本仍有相当深厚的社会和心理基础。其次,日本挑战战后秩序的动力不会消失。对日本历史态度最为敏感的显然是那些战争的主要受害者即日本的邻国,它们没有像美国一样享受到占领日本的红利,因此必然首先和否定历史的日本发生冲突;但冲突不会始终停留在这个层面,因为日本真正关注的不是在国际道义领域压倒邻国,而是彻底推翻战后历史定性对日本的各种束缚。这不仅是日本重审历史问题时的根本目标,也是其国家正常化的基本追求[109]。尽管在美国的压力下日本停止公开否认某些史实,但其修正历史解释的强烈诉求仍会通过各种机会表现出来。再次,历史遗留问题难以迅速解决。美国过去和现在都没有怀疑过自己对二战历史性质的评判,但由于其对此的敏感度和兴趣远不如亚洲国家,而且战后以来日本的总体表现基本满足了其利益需求,使得美国已不再刻意深究其战争罪责;[110]而日本虽尊崇美国却难以原谅其“历史过失”。虽然美国战后帮助日本重获了其所需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但这些日本原有的无形资产恰都是被美国通过战争和占领予以剥夺的,美国只是部分返还而并未额外给予日本什么,所以在日本的修正派看来并不需要为此而感激美国,相反却有理由对美国在战时和战后的很多行为继续耿耿于怀,上至“美制”宪法、原子弹轰炸、对日本入常与核武装的阻挠,下至美国驻军占地、豁免特权、费用摊派等现实纷争都隐含着历史问题的影子,而美国在这些问题上的妥协空间有限,所以两国的讨价还价将会长期存在,并对双边关系构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六、结语
     
    福田上台以来,关闭了安倍内阁推进“建设美丽国家”计划的办公室,明确表示不会参拜靖国神社;麻生接任首相后也调整了其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他本人及主要阁员都没有参加靖国神社今年的秋季大典,显示出当前的日本政府正努力避免在历史问题上再度与相关国家陷入紧张状态,这也正是美国希望通过慰安妇议案表达出的信息。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美日之间围绕着历史认识问题的纷争已告一段落,但这一过程仍留下了一些启示:
    1、历史从属于现实的局面不会改变。战后以来美日间的争端一直围绕着利益展开,即使在历史纠纷升级后,利益考虑也不仅主导着两国关系的性质,还控制着历史争端的分寸。安倍是以无法说服国会延长自卫队在印度洋的供油活动为由而辞职的,而美国正式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删除的举动在美日国内引发的质疑更是明显超过了慰安妇决议引起的骚动。[111]在现实利益主导两国政府议事日程的背景下,历史问题不过是个可变的筹码。
    2、美国的慎重亦是现实考虑的产物。作为历史的主导者和现实的维护者,美国不会任由日本否定历史的行为无限升级;但如果日本始终背负着适当的历史包袱,东北亚国家间就难以彻底和解,更谈不上建立区域政治联盟,这有助于维护美国一贯追求的东亚“轮辐之轴心”和“外来仲裁者”的战略地位,[112]为此美国不必积极促成日本历史问题的解决。
    3、历史问题的最终解决取决于美国的态度。单纯就历史问题而言,日本是一个主动者,它不断挑战国际上已有定论的历史认识;但美日间围绕着历史问题争端的升级,却与美国的态度变化密不可分。源于强烈的自信和现实感,美国缺少对日本历史问题的深远思考,其出于现实目的回避分歧的策略也容易给人留下了纵容日本的印象。2006年国会的慰安妇提案受阻于日本的游说后,科特勒曾指出这反映了日本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深刻影响。[113]但频频受阻的慰安妇提案能在2007年获得通过,则表明曾长期无视于日本否定历史行为的美国在需要时依然能够展现其强大的对日影响力,这终归是由美国的实力和相对地位决定了的。因此,日本的历史和经济改革要从美国开始。[114]
     
    参考文献:
    [1]一些中国学者希望利用美日在历史认识上的分歧来分化之。如张文木认为,新世纪的日本在(追求自主)这方面将有大动作。要想稳定太平洋,美国只有与中国握手。见张文木,“变动中的世界政治与日本问题”,《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5期。
    [2][日]中曾根康弘,《新的保守理论》,讲谈社1978年版,第129页。
    [3][日]渡辺治,《日本大国化和新国家主义的形成-天皇制国家主义的摸索和障碍》,樱井书店2001年8月版,第82页。
    [4]1976年,参加轰炸广岛的蒂贝茨将军在美国德州的一个航展上驾驶B29模仿了那次轰炸行动,广岛市长对他提出抗议。但此类行为并未涉及政府层面,而且就事论事,影响局限。
    [5]从1991到1999年,至少有59起要求日本政府赔偿的诉讼。见Takashi Yoshida, “Scholarly Review: Historiography of the Asia-Pacific War in Japan”, Online Encyclopedia of Mass Violence, 3 June 2008.
    [6]如Albert R. Hunt, "Truman Was Right in 1945," Wall Street Journal, 08/03/95, A9; Stephen S. Rosenfeld, "The Revisionists' Agenda," The Washington Post, 08/04/95, A23; "Apologize for the Bombing? Never," Buffalo News, 08/06/95, 8F; Robert Thobaben, "Japan More Bomb's 'Loser' Than 'Victim,'" Dayton Daily News, 08/06/95; Paul Schatt, "Revisionist History Doesn't Change the Truths of World War II," Arizona Republic, 08/06/95, F4.
    [7]Richard Goldstein, “Paul W. Tibbets Jr., Pilot of Enola Gay, Dies at 92”, The New York Times, Nov. 2, 2007.
    [8]Steven C. Clemons, “Reflections on the POW Lawsuits”, PRI Critique, Vol. IX, Number2, March 2002. http://www.jpri.org/publications/critiques/critique_IX_2.html.
    [9]本田议案的原文见“H. Res. 121: A resolution expressing the sense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that the Government of Japan.”, http://www.govtrack.us/congress/billtext.xpd?bill=hr110-121.
    [10]Blaine Harden, “Japan Warns U.S. House Against Resolution on WWII Sex Slaves”, The Washington Post, July 18, 2007, p.A15.
    [11]“Response to the Statement Posted on the Embassy of Japan Website Regarding the June 14 Ad in the Washington Post (“The Facts”) Regarding the Comfort Women An Asia Policy Point Brief”, June 25, 2007. http://support121.org/research/replytoembassyad.pdf
    [12]见Larry Niksch, “Japanese Military’s Comfort Women System”,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April 3, 2007, http://support121.org/crs.pdf.
    [13] “The Facts about Comfort Women”, Ad in the Washington Post, June 14, http://www.rjkoehler.com/2007/06/18/more-on-the-comfort-women-ad/.
    [14]据称美国副总统切尼看到广告后非常气愤,下令下属查明登载广告的前后经过,并通过副总统办公室的有关人员向韩国市民团体转达了其对此的反感。见“切尼批评日本议员刊登否认慰安妇史实广告”,http://news.sina.com.cn/w/2007-06-18/110213254489.shtml.
    [15]加藤宣称“通过这一决议肯定会对我们当前深深的友谊、亲密的互信和广泛的合作造成持久的伤害,日本国会刚通过继续延长在伊拉克的《特别措施法》2年的决定,我们相信日本在伊拉克的作用是不可分割的。”其信件的原文见http://www.jiaponline.org/documents/KatoLetter22June07.pdf.
    [16] “US urges Japan to apologize to comfort women”, AFP, Aug 01, 2007, p 1.
    [17] Justin McCurry, “Japan rejects US calls for apology over 'comfort women'”, Guardian. July 31 2007.
     [18] “Negroponte Meets the Press in Tokyo”, Japan, March 2, 2007, http://www.state.gov/s/d/2007/81304.htm.
    [19]Norimitsu Onishi, “Japan Stands by Declaration on ‘Comfort Women’”,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16, 2007.
    [20]具体见于Press Gaggle by Dana Perino and Administration Officials on Visit by Japanese Prime Minister Abe, White House Conference Center Briefing Room, April 25, 2007. 以及Daily Press Briefing, Sean McCormack, Spokesman, Washington, DC, July 18, 2007.http://www.state.gov/r/pa/prs/dpb/2007/jul/88588.htm.
    [21]Camp David, “President Bush and Prime Minister Abe of Japan Participate in a Joint Press Availability”, Office of the Press Secretary, April 27, 2007. http://www.whitehouse.gov/news/releases/2007/04/20070427-6.html.
    [22]John Negroponte, “Remarks at Press Conference in Tokyo”, August 3, 2007. www.state.gov/s/d/2007/90077.htm
    [23]近藤诚一,《日美舆论战》,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年版,第141页。
    [24]金美星,“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之分析”,《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月,第37页。
    [25] “Japanese Official Apologizes for Atomic Bomb Comment”, Associated Press, July 01, 2007.
    [26]徐琳,“二战历史争议难解,美日关系蒙尘”。
    [27] “安倍称日本不能原谅美国投放原子弹”,新华网东京2007年7月4日电。
    [28] “日本称不会就投掷原子弹问题向美国提出抗议”,新华网东京2007年7月10日电。
    [29]张承志,“思考原爆:错误如何不再重演——长崎笔记之四”,《绿叶》2008年第7期。
    [30] “Japan-U.S. Relations: Issues for Congress”, Updated March 31 2006,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p.16. http://www.globalsecurity.org/military/library/report/crs/46431.pdf.
    [31]Norimitsu Onishi, “U.S. Needs Japan's Diplomacy, but Tokyo Isn't Talking”.
    [32] “US Lawmaker Concerned About Japan PM Shrine Visits”, Reuters News, May 17, 2006.
    [33]详见Yuki Tatsumi, “Japan’s Relationship with Its Neighbors: Back to the Future?” Hearing Before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September 14, 2006. http://commdocs.house.gov/committees/intlrel/hfa29883.000/
    [34]徐琳,“二战历史争议难解,美日关系蒙尘”,《华盛顿观察》周刊 2007年第25期,7/11/2007。
    [35]Kazuhiko Togo, “Is the US House Wartime Comfort Women Resolution Prelude to Japan’s ‘Death and Surrender’”? September 2007. www.jiaponline.org/resources/documents/TogoGendaiarticle.pdf.
    [36]西崎文子,“全球性超级大国还是民主典范—后冷战时代日本的美国观”,《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第1期,第85页。
    [37]Christian Caryl, “The Burden of Japan”, Newsweek, April,30 2007, p33.
    [38]Larry Niksch, “Japanese Military’s Comfort Women System”,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April 3, 2007, p22. http://japanfocus.org/data/CRS%20Comfort%20Women%203%20Apr%2007.pdf.
    [39]徐琳,“二战历史争议难解,美日关系蒙尘”。
    [40]胡澎,“性别视角下的慰安妇问题”,《日本学刊》2007年第5期,第124页。
    [41]见于“UN rapporteur tells Japan to face sex slave history”, Agency France Press (Hong Kong), June 2, 1999. 以及“Amnesty International urges Japan to compensate for sex slavery”, Korea Times, October 28, 2006.
    [42]Aya Kimura, “Philippines to seek 'comfort women' apology”, 03/13/2008, www.asahi.com.
    [43]Bryan Walsh, “The Abe Enigma”, Time, Sep.11, 2006. p16.
    [44]如安倍不仅打破首访美国的惯例,且上任7个月后才访美;日本积极插手中东事务,宣称美国人干不了的日本人来干;防务大臣公开批评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这些现象都体现出一种明显不同于以往的变化。
    [45]Francis Fukuyama, “The Trouble with Japanese Nationalism”, Project Syndicate, http://www.project-syndicate.org/commentary/fukuyama2/Chinese
    [46]Currie, Duncan, “Tokyo Drift? Why the history issue shouldn't discredit Japan's new foreign policy”, The Weekly Standard, 4/12/2007.
    [47] “Interview of the President by NHK Television”, Japan, November 8, 2005, www.whitehouse.gov/news/releases/2005/11/20051108-5.
    [48] “Press Availability with Secretary Rumsfeld and Minister Najib following the Bilateral Meeting at Singapore”, June 04, 2006. http://www.defenselink.mil/transcripts/transcript.aspx?transcriptid=10.
    [49]Norimitsu Onishi, “Race to Lead Japan May Turn on Asia Ties”, The New York Times, June 4, 2006, p,20.
    [50]Interview of the President by NHK Television.
    [51]Norimitsu Onishi, “Japanese Remarks About Taiwan Anger Beijing”, The New York Times, Feb 6, 2006. p A.6.
    [52]Kinue Tokudome, “The Japanese Apology on the ‘Comfort Women’ Cannot Be Considered Official: Interview with Congressman Michael Honda”, Japan Focus on, May 31, 2007.
    [53]McCain Clinches, “Democrats Fight On The Rise of Japan's Neo-Nationalists: What It Means to the United States”,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November 21, 2002.
    [54]Norimitsu Onishi, “U.S. Needs Japan's Diplomacy, but Tokyo Isn't Talking”, The New York Times, June 25, 2006. p.4.4.
    [55] “美专家:历史问题同样影响美日关系”。
    [56]G. John Ikenberry, “Japan's History Problem”, The Washington Post, August 17, 2006, p A25.
    [57]据美国学者统计,布什关于伊拉克问题发言的次数是关于亚洲次数的1000倍。见于“Japan-U.S. Security Relations: Maintaining the Momentum”, Issues & Insights, April 2007, p44.
    [58]Rust Deming, “Reflections on the U.S.-Japan Alliance and its Future”, from “Japan -U.S. Security Relations: A Forward Looking Ten Year Retrospective”, Issues & Insights, March 2004, p,31.
    [59]James R. Lilley, “All Not Quiet on the Eastern Front”, AEI Online, April 20, 2005.
    [60] “Moving Forward: The U.S.-Japan Alliance in 10 Years”, Issues and Insights, September 2007, p.37.
    [61]徐琳,“慰安妇争议再显美日历史矛盾”,《华盛顿观察》周刊 2007年第9期,2007年3月14日。
    [62] “美专家:历史问题同样影响美日关系”,2006-5-1。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6-05/01/content_4498030.htm
    [63] “Perceptions of U.S. Foreign Policy in east Asia”, CNAPS Visiting Fellow presentation,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June 28,2006, p26. http://www3.brookings.edu/comm/events/20070628.pdf
    [64]Mindy L. Kotler, “Protecting the Human Rights of Comfort Women”, Prepared Testimony, Before the Hous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ommittee, February 15, 2007. http://foreignaffairs.house.gov/110/kot021507.htm.
    [65]徐琳,“二战历史争议难解,美日关系蒙尘”。
    [66]乔逋、詹德斌,“安倍慰安妇谈话惹抗议”,《环球时报》2007-03-05,第2版。
    [67]C. Sarah Soh, “Japan's Responsibility Toward Comfort Women Survivors”, JPRI Working Paper, May 2001, No.77.
    [68]Larry Niksch, “Japanese Military’s Comfort Women System”, p21.
    [69]Garrett DeOrio, “The Comfort Women Resolution (HR 121) Passed: Why That’s Not Bad”,Trans-Pacific Radio, Shasetsu, August 2, 2007.
    [70]Daniel Widome, “The Water's Edge: Inferiority complex”, Foreign Policy Association,http://www.fpa.org/topics_info2414/topics_info_show.htm?doc_id=562758.
    [71]Mindy Kotler, “Comfort Women, US-Japan Historic Justice and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The Washington Note, Jul 30,2007.
    [72]分别见于http://www.jiaponline.org/documents/InouyeLetterMar507.pdf和
    http://frwebgate.access.gpo.gov/cgi-bin/getpage.cgi?dbname=2007_record&page=S8789&position=all.
    [73]这一由共和党议员于6月21日提出的议案于7月31日在众议院国际事务委员会通过,随后于9月5日在众议院全体会议上全票通过。具体见http://www.govtrack.us/congress/bill.xpd?bill=hr110-508 以及“House panel OKs pro-Japan resolution”, The Japan Times, Aug. 2, 2007.
    [74] “Japan-U.S. Relations: Issues for Congress”,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Updated March 31, 2006, p17.
    [75]Norimitsu Onishi, “A Congressman Faces Foes in Japan as He Seeks an Apology”, The New York Times, May 12, 2007.
    [76] “Japan-U.S. Relations: Issues for Congress”. p.6.
    [77]Larry Niksch, “Japanese Military’s Comfort Women System”, p.20.
    [78]Garrett DeOrio, “The Comfort Women Resolution (HR 121) Passed: Why That’s Not Bad”.
    [79] “U.S support valued ally Abe, mum on comfort women row”, AFP, July 31,2007.
    [80]在共和党掌控国会多数期间,涉及日本历史行为的议案全都受挫。在国会工作38年、担任14年共和党领袖的米切尔任职期间就积极为日本代言,退休后接受日本政府每月6万美元的资助,专门就与二战有关的单一历史问题游说其前同僚,见Ken Silverstein, “Cold Comfort: the Japan Lobby Blocks Resolution on WWII Sex Slaves”, Harper's Magazine, October 5, 2006.本田也表示,共和党人更易受日本的影响,民主党现在掌权是个真正可以努力的机会,见Jean Han, “Sex Slaves Resolution Expected To Reach Floor Vote in Congress”, Jun 22, 2007, http://news.asianweek.com/news/view_article.html? article_id=d46499f9a56d0c6ce1a1c32efd47cd2c.
    [81]在本田议案的讨论阶段,韩国游说者联合了大赦国际和全国200多个团体成立了“121联盟”,并富有创见地游说议员称这是涉及人权和女权的议题,而不是打击日本的议题,声称此举将增加对于所有战乱如达尔富尔问题中妇女儿童受难情况的认知。详见Kinue Tokudome, “Passage of H.Res.121 on ‘Comfort Women’, the US Congress and Historical Memory in Japan”, Japan Focus on, August 30, 2007.
    [82]华盛顿的非政府组织“亚洲政策中心”组建了一支研究队伍,本田曾向其求助以得到相关信息,这些学者逐条反驳了日本驻美使馆网页上对慰安妇问题进行的自我辩解,并确认“河野谈话”不能算作官方正式表态,同时强调这是与当今世界现实密切相关的人权问题。这一研究结论被分发给国会领袖、议员助手、国务院、白宫,以及美国主要的报纸。详见Kinue Tokudome, “Passage of H.Res.121 on ‘Comfort Women’.
    [83]Michael J. Green, Shinjiro Koizumi, “U.S.-Japan Relations: An Unexpected Rough Patch", April 2007, p21, http://www.csis.org/media/csis/pubs/0801qus_japan.pdf.
    [84]Roxana Tiron, “Comfort Women resolution to reach Foreign Affairs panel”, The Hill.com, 06/20/07.
    [85]Jean Han, “Sex Slaves Resolution Expected To Reach Floor Vote in Congress”, Jun 22, 2007, http://news.asianweek.com/news/view_article.html? article_id=d46499f9a56d0c6ce1a1c32efd47cd2c
    [86]徐琳,“二战历史争议难解,美日关系蒙尘”。
    [87] “U.S. ambassador to Japan criticizes PM’s recent comments”, http://english.hani.co.kr/arti/english_edition/e_international/195755.html.
    [88]NIishioka Tsutomu, “Behind the comfort women controversy: How lies become truth”, The Society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Historical Fact, 2007, p88, http://www.sdh-fact.com/CL02_1/39_S4.pdf.
    [89]李庆四,“美国为避免利益受损希望私下调停中日争端”,《环球时报》2005年8月8日,第19版。
    [90]本田的相关表述详见 “Statement of The Honorable Michael M. Honda Hearing on Protecting the Human Rights of Comfort Women”, February 15, 2007. http://www.skycitygallery.com/japan/japhr121.html.
    [91]Yoichi Kato, “Comfort women ad is direct cause for passing of Res.121”, 6/27/2007,http://chineseinvancouver.blogspot.com/2007/06/comfort-women-ad-is-direct-cause-for.html.
    [92]胡澎,“性别视角下的慰安妇问题”,第119页。
    [93]Hata Ikuhiko, “No organized of forced recruitment: misconceptions about comfort women and the Japanese military”, www.sdh-fact.com/CL02_1/31_S4.pdf.
    [94]Eric Almadge, “America's comfort women, Tokyo officials kept sex slaves working for U.S. occupiers”, The Associated Press, Apr 26, 2007.
    [95]Eric Johnston, “Resolution irks right wing but won't harm relations”, The Japan Times, Aug.1, 2007.
    [96] “Envoy sees U.S. ties as 'most difficult' during his tenure”, Japan Today, November 5, 2007.
    [97]Bryan Walsh, “Japan Bristles at U.S. WWII Criticism”, Time, Jun. 25, 2007.
    [98]美国国会在通过慰安妇议案后不久,还不顾布什政府的强烈反对,通过了谴责奥斯曼帝国1915年对亚美尼亚人大屠杀的决议,引起土耳其政府非常强烈的反应。见Peter Baker, “Free-Trade Fight Reflects Broader Battle”, The Washington Post, Oct 12, 2007, A.4. 日本的低调回应与同为美国盟国的土耳其形成鲜明对照。
    [99]Mark Manyin,"Japan-U.S. Relations: Issues for Congress", Updated March 31, 2006,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p2, http://digital.library.unt.edu/govdocs/crs/permalink/meta-crs-8358:1.
    [100] “Generational Change in Japan: Its Implications for U.S.–Japan Relations”, August 2002, Th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p4, http://www.csis.org/media/csis/pubs/genchangejapan.pdf.
    [101] “Perceptions of U.S. Foreign Policy in East Asia”,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June 28, 2007, p.3, http://www3.brookings.edu/comm/events/20070628.pdf.
    [102] “Generational Change in Japan: Its Implications for U.S.–Japan Relations”, p8.
    [103]Eric Johnston, “Resolution irks right wing but won't harm relations”.
    [104]见日本《东洋经济》周刊2006年10月28日以“安倍政权与国际关系”为题对学者大前研一的访谈录。
    [105]Currie, Duncan, “Tokyo Drift? Why the "history issue" shouldn't discredit Japan's new foreign policy”, The Weekly Standard, 4/12/2007.
    [106]臧佩红,“战后日本的历史教科书问题”,《日本学刊》2005年第5期,第143-144页。
    [107]日本驻美使馆对于慰安妇问题的辨白,见于http://www.us.emb-japan.go.jp/english/html/cw1.htm.
    [108]西本秀,“靖国神社拟作修正 否认侵略立场未变”,[日]《朝日新闻》2006年10月19日。
    [109]以安倍为代表的日本战后政治家将修改宪法和教育改革列为政府两大要务,均与历史认识有直接关联。
    [110]华盛顿大学教授何汉理认为,多数美国人现在已把日本看作一个完全负责的正常国家,无论它在二战中做过什么,过去60年中日本的社会文化政治都已发生了变化。见共同社东京2006-1-19英文电。
    [111]日本外相曾提出要与美国国务卿交涉彻底讨论这一问题。见Taro Fujimoto, "Japan hopes U.S. won't take N Korea off terror list unless abduction issue resolved", Japan Today, 25th June,2008.日本财务大臣中川昭一称“此举极为遗憾”。见Blaine Harden, "U.S. Move on N. Korea Assailed in Japan", Washington Post, October 13, 2008; p. A18.包括拉尔夫·科萨、杰夫里·贝德、理查德·布什、迈克尔·格林等在内的很多美国专家也都对布什政府的这一决定表示了担忧。见Patrick Goodenough, "Japan Mulls US Decision to Strike North Korea From Terror List", CNSNews, June 27, 2008. 相对于历史问题,美日两国对这些现实问题显然都要重视得多。
    [112]信奉新保守主义或现实主义的智囊们在内部研讨时大多倾向于主张美国可以从中日紧张中渔利,只是这种观点在道义上讲不适合摆上台面,所以较少诉诸外界。见Pei, Minxin, “Sino-Japan Relations at Crossroad”,http://www.carnegieendowment.org/programs/china/chinese/Research/ForeignPolicySecurity/SinoJapan.cfm. 薛瑞福也认为美国国内一直有人希望中日之间存在少量摩擦,以使日本将更加主动地投靠美国并重视发展与美国的盟友关系,见“中国在亚洲的角色”,卡内基中国透视2007年4月号。
    [113]Bryan Bender, “Congress backs off of wartime Japan rebuke, Lobbyist efforts halt resolution”, Boston Globe, October 15, 2006.
    [114]Steven C. Clemons, “Reflections on the POW Lawsuits”, PRI Critique Vol. IX, Number2, March 200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