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王立新教授就“心理战”与“冷战”的关系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同此前世界性战争和冲突相比,冷战最鲜明的特性是无处不在的心理较量,冷战本质上是一场心理战。心理因素在冷战中具有高度弥漫性、渗透性和长期性特点,并最终决定了冷战结局。冷战双方对冷战性质的认定方式、核武器出现与核时代的来临以及20世纪后半期通讯和传媒技术的革命性变化是冷战成为一场心理战的原因。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王立新教授大会发言 福建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王晓德教授从“文化视角”对“欧洲反美主义”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反美主义是欧洲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并一直影响着美欧关系,这主要是由于欧洲文化精英很难在文化上认同美国。“欧洲”一词在此已不再是地理范畴,而是个反映西欧文明的意识形态概念,欧洲反美主义具有本地区的特性,在根源上可以追溯到欧洲人的文化优越感,但美国的“国际性”本质促使欧洲人把这种优越感转为反美话语和抵制行为。“欧洲反美主义”问题引发与会学者热烈讨论,同样引起共鸣的还有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李朋教授提出的有关“国家扩张”问题。 福建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王晓德教授主持学术讨论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刘子奎教授所作的关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美国核试验问题的报告和上海大学文学院张勇安教授所作关于美国、北约与国际禁毒问题的报告分别从宏观上论述了美国的全球政策及其对欧政策。张勇安教授认为,在尼克松政府努力下,毒品管制等合作内容最终被纳入到了现代社会挑战委员会的议程,为联合国管制毒品滥用基金的创建和麻醉品委员会禁毒项目的推进提供了原动力。以此而论,现代社会挑战委员会作为北约的“第三维”进一步拓展了其关注的领域,同时一定程度上成了尼克松政府在大西洋联盟中推进毒品战的一项新机制。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叶艳华讲师探讨了冷战初期苏联海军建设与美苏竞争之间的关系问题。黑河学院俄罗斯研究所彭传勇副研究员讨论的“俄侨”问题则更为具体。彭传勇副研究员认为,20世纪上半叶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局势以及俄罗斯的政局决定了民国时期在华俄侨学术活动的兴衰。他还对民国时期在华俄侨的学术活动的发展历程划分了时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