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日本安倍政府提交了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内阁决议案最终版本。2天后,在东京市中心地区,一名日本男子以自焚的方式,抗议日本修改和平宪法。然而,在遭到强烈反对的情况下,7月1日,安倍政府仍然以内阁决议形式调整对宪法的解释,部分解除对行使集体自卫权的限制。今年是“七七抗战”(亦称“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77周年,在标识中国全面抗战的重大历史节点,梳理学界对77年前那一重大历史事变的研究成果,对认识安倍政府的政治走向,当不无益处。 七七抗战研究:中国的正义性不容置疑 中日史学界关于“七七事变”的研究,大致始于1980年代中期,并且一直是中日历史研究的重点。上世纪末期,胡德坤、曲家源、李云汉、荣维木等学者发表了大量相关著作和文章。日本学者关于“七七事变”的研究著作也相当多。 不过,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祝彦表示,关于这段历史,中日双方学者的研究侧重点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有差异。有一部分日本学者,为了所谓的“国家利益”,寻找有利于证明自己“合法”与“正义”的历史依据,甚至得出否认战争侵略性的结论,从而掩盖历史真相。 1990年代以来,抗战史研究出现前所未有的“跨界”、共同研究的特点。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还和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学者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并组织相关纪念活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06—2009年,中日两国政府发起、开展了中日共同历史研究。2010年1月,中日共同历史研究委员会公布了阶段性研究报告,涉及“七七事变”等重要历史问题,并发布了中方的表述:此事件作为个案发生可能具有偶然性,但从历史演变过程看,它的发生又有必然性。 日本侵华蓄谋已久,有史料为证。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特聘编审荣维木介绍,日本早就制定了“蚕食”和“鲸吞”的侵华战略。史学界经常提到的田中奏折,其真实性虽然有待确认,但是1890年第一次帝国会议的相关史料,明确记录了日本提出的“大陆政策”,即主张要占领朝鲜、满蒙地区乃至全中国、全世界。1927年东方会议的相关史料,也明确记录了日本当时发布的侵华“战略”。 日本神户大学教授安井三吉在其著作《卢沟桥事件》中,谴责了日本对中国发动战争的侵略行为。书中明确表示,正如中国人常说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日本的侵华是有计划、有预谋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