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文学群体身份虽几多转换,擅长的文体、择取的题材、崇尚的风格、追求的诗美理想亦因时地而宜,但雄深雅健的文风和劲奇郁勃之气格却未见丝毫减弱。 关中地理形胜,人文荟萃。自汉至唐,家族文学发展绵延悠长。文学群体或以政见一,或以文缘合,或以时地结,形态各异,然以血缘、地缘为纽带而绾合者结构最稳固。李东阳云:“唐之盛时称作家在选列者,大抵多秦晋人。”唐代关中文学强烈的家族与地域色彩,使关中文学家族在身份转型、文学创作的外围环境、文学活动的时空场景、文学作品的家族呈现等方面颇具特色。 文学家族的身份转型 在文学发展史上,文学家族的形成与家族“文”化、“雅”化之进程相始终,亦与特定时代之文思丕变、文体储备相关联。对地域性文学家族群体之盛衰历程进行梳理,也是对其文学谱系的重构。 关中自周秦以降,即为文学腹地,其地文学群体经历从无至有的渐变过程,并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上溯先秦,关中文学多集体创作,故多有名篇而无名家。续以两汉,儒学渐入国家视野,关中文学家族多呈现出经学世家的特点,如京兆韦玄成、弘农杨震。延至魏晋,关中家族或以宗族部曲称雄,或甲一方财富,或以优秀才具用世,多充满士族化色彩。十六国及南北朝乱局中,为保族全宗,关中家族或跨江南渡,或与胡族合作,以武力取尊位者在在不少。关中家族这时期虽多军事强宗,然子弟弦歌不辍,不乏儒雅风流、清淡自守者。隋唐以关中为本位,关中文学家族多拖朱曳紫者,官僚化是主要特点。由于这一时期活跃于关中文坛者多为柱国重臣,故作品多为君立言和为国秉笔的庙堂之作,风格雄深雅健、雍容典雅。中晚唐关中屡遭兵祸,诸多家族宦迹不彰,同时出现阶层下移、地域南移现象,观念逐渐回归文学本位,其家族文学多表现为衰门意识和怀祖情结,风格哀婉。 家族创作的外部影响 空间是家族存在的要因。自然资源为家族发展提供经济支持,而乡贤遗迹、地域文献、民间传说等人文资源又层累为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对后辈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唐代关中家族惯以京兆、弘农、武功、扶风等著地为郡望,并以“三辅”、“关内”概称,既源于此乃家族隆兴之地,也是内心以乡邦自豪的表现。关中家族文学中常见之描写乡土风物、怀念父兄族亲者,不仅是地域文化在文学中的显现,也是家族精神特质的诗意化、情感化呈现。 家族是最具向心力的群体,家族文学创作具有自觉的组织意识。少长咸集,唱和会咏,是家族文学活动的一般场景。如中唐窦叔向,名冠流辈,其子五人,联芳比藻,词价蔼然。胡应麟谓:“自昔兄弟齐名者众矣,未有五人俱出仕而俱能诗者,唐窦氏是也。”家族内部之诗歌交流是家族文学互动的重要方式。韦应物与同族兄弟子侄间歌诗不缀,对方诗文虽渺不可见,但由韦应物结撰之题目,仍可想见族内文学交流之频繁,体现出家族日常生活中鲜活生动的文学生产过程。家族文学活动还包括批评与编选等形式。韦庄、韦縠以《又玄集》、《才调集》表现各自的文学思想,既有功于家族文学思想的传播,也有利于诗歌发展方向的纠正。此外,与其他文学家族的诗性交往与文学互评,也有助于传扬家族文学声誉、构建家族文化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