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湖兴湖废:明清以来河东“五姓湖”的开发与环境演变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农史》2013年5期 贾海洋 张俊峰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本文在厘清长泽、张扬池、晋兴泽与五姓湖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认为五姓湖名称始于明代,其大规模开发利用亦肇始于明代。明清两代为了维护解州盐池的安全和利益,河流改道或清淤并不率先考虑五姓湖的安危。在以盐池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结构中,五姓湖只是与涑水河、姚暹渠一样作为盐池的防洪体系而存在,人为因素影响极大。故而,明清两代五姓湖始终处于时兴时废的状态,其湖水的干涸并非近代以后才出现的。
    关 键 词:明清 五姓湖 开发 兴废 环境
    作者简介:贾海洋(1978- ),男,北京农学院副教授,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博士生,主要从事环境与乡村景观研究。张俊峰(1976-),男,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明清社会史方面的研究。
     
    本文对位于山西南部涑水河流域“五姓湖”的研究,意在从类型学的角度丰富和推动山西乃至北方水利社会史的研究。就水利社会的类型而言,它不同于以往研究者关注较多的泉域社会、流域社会和洪灌型水利社会①。本文中,我们姑且将五姓湖及其周边区域称之为“湖域型水利社会”。就山西湖泊水利史的研究而言,目前相关方面的研究虽已渐次展开,但就总体水平而言,尚处于发展阶段。就研究角度而言,多为历史地理学方面的研究者完成,比如程森、张慧芝均注意到了山西汾河流域汾阳“文湖”这一代表人地互动关系的典型个案,对文湖的历代开发与“人为泄湖为田”致使湖水湮废,这一重要历史过程做了梳理和复原,反映了历史地理学者的主要学术关怀②。
    具体到山西河东地区之五姓湖的研究,目前能够看到的只有为数不多的三篇文章,且相隔年代较远,表明近三十年来五姓湖并未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第一篇是由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地理研究所首任所长,已故地理学教授田世英先生在1982年发表的《黄河流域古湖钩沉》。该文提纲挈领地概括了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古代湖泊的分布情况,在涉及涑水流域诸湖时对五姓湖有所关注,感慨“五姓湖消失之速,实出人意料之外。”③二是由山西省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的乾林、国甲二位先生在1990年发表的《河东盐池与五姓湖的兴废》④。该文在田文基础上,以探究盐池兴与五姓湖衰之原因为主线,指出五姓湖的变迁主要与泥沙淤积、泉水枯竭有关,并提出五姓湖的最后湮废是由于人为围湖垦田造成的。第三篇文章与此文相隔二十年之久,是由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姚娜完成的《历史时期五姓湖的变迁》⑤。该文借鉴吸纳了前两文尤其是后文的观点,细致收集和整理了散布在府志、县志中的有关史料,详细考察了五姓湖的历史变迁轨迹,指出五姓湖的湮废是自然和人文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活动在五姓湖的变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五姓湖的干涸。通过比较不难发现,三篇相隔较长时间的文章,对于五姓湖湮废原因的考察基本一致,只不过从详略程度而言,呈现出愈益细化的特点,但就观点的创新性而言,均差强人意。比如,三文中有关五姓湖前身和演变过程的考察就存在一定的主观化倾向,对于张泽、晋兴泽、张扬池与五姓湖的关系问题,就考察得不够清楚,甚至存在错讹之处。对于五姓湖在清代后期的湮废史,研究者普遍认同人为因素在其中所起的加速作用,但鉴于所使用的文献仅仅局限于地方史志资料,史料单一,因而对于五姓湖有关历史过程就梳理得不够清晰。
    本文将在吸收借鉴以往相关成果基础上,综合利用省、府、县各级方志资料,着重利用正史文献、官员书牍和时人游记等资料,选取不同时代人们对于湖泊兴废的认知态度这一视角,对五姓湖的历代开发与环境演变这一主题加以讨论,希冀能够廓清五姓湖的前世今生,总结历代人们开发利用湖水资源的利害得失,为当代五姓湖的开发利用和时代转型提供有益的历史启示。
    一、五姓湖的前身:长泽、张阳池与晋兴泽
    据今人考证,五姓湖名称最早可能出现于明代,明以前的地理专书如《山海经》、《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广纪》等均未见记载,现有据可查的是明末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的有关解释:“五姓湖,县(临晋县)南三十五里,亦曰五姓滩。滩旁为五姓村,湖因以名,即涑水、姚暹渠经流所钟之地。”⑥可见,“五姓湖”名称的出现相当晚近。从这条记载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明人对于五姓湖名称由来的解释,即该湖是以村来命名的⑦。
    关于五姓,当地还流传有舜帝后裔姚、陈、胡、虞、田五姓的说法。顾氏及当地人的这种解释是否恰当,不免令人生疑。很难想象一个方圆近百里的大湖,竟然会是以一个小小的村落来命名的。因此,以村命湖的说法,有赖于寻求多方面的证据。
    撇开这个问题不谈,从现有成果来看,研究者对于五姓湖前身的考证也同样不够周详。前引田世英、乾林、国甲和姚娜的论文中,均涉及这个问题,然皆语焉不详。几位研究者均援引到了北魏郦道元《水经·涑水注》中的这段记述:
    涞水又西南属于陂,陂分为二,城南面两陂,左右泽渚。东陂世谓之晋兴泽,东西二十五里,南北八里。南对盐道山。西陂即张泽也,西北去蒲坂十五里,东西二十里,南北四五里,冬夏积水亦时有盈耗也⑧。
    这条资料讲到了作为五姓湖前身的晋兴泽和张泽的基本情况。但是迄今为止,尚未见有人对二泽与五姓湖之关系有过深入讨论。相反,在具体的引证过程中,研究者根据主观意志对史料随意进行了裁切和解读。如田文并未直接引用这段史料,而是根据他对这段引文的理解进行了转译。田文提出:“晋兴泽和张泽的面积较大,湖址在今永济县县治东,中条山下。二湖东西相距不远:晋兴泽在东,称为东陂,张泽在西,称为西陂。”紧接着,田文又讲到晋兴泽和张泽的关系,所谓“夏秋水大时,二湖辄相连接,张阳城南汪洋一片,合称为张阳池。”这里他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即认定张阳池为晋兴泽和张泽的合称。或许是作者对此把握性十足,此处未作任何注解,令人怀疑其观点之可靠性。然而,田的这一观点却也成为一家之言,加之发表年代较早,因而得到了后来研究者的认同,如乾林、国甲的论文中,就不折不扣地承袭了这一观点,未做更多考证。应该说,这种不严谨的学术态度,不利于廓清五姓湖的早期历史。
    难能可贵的是,王长命博士在对运城盐池开展的历史自然地理研究中,注意到了这一方面的不足,并对作为五姓湖“最”前身的“长泽”进行了细致考证,其贡献在于将长泽的历史,确定并提前到了《山海经》年代。其依据的是《山海经·北山经第三》所载:“咸山,条菅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长泽”⑨。据其考证,此处咸山即为巫咸山,条菅水即涑水,因为郦道元《水经注》中有“涑水自巫咸山北,西南流入张泽”、“涑水殆亦洮水之兼称”的记载,此处条与洮应系同音转写。两条记载不同之处在于,《山海经》时代的“长泽”到《水经注》时代已被替换为音同字异的“张泽”。此外,还有一对地理参照物可资佐证:与长泽对应的有长阳城;与张泽相对应的有张阳城。王长命提出“长泽、长阳城与张泽、张阳城,其实为一,皆得名长坂,即蒲坂。”蒲坂即长坂的说法有两大依据,一是《元和郡县图志》河中府河东县条下所载“长原,一名蒲坂,在县东二里”⑩;一为《太平寰宇记》所载秦始皇东巡见长坂之事。综上所述,作为五姓湖最前身的“长泽”,其出现年代最久,为山海经所在的上古时期。“张泽”则最早出现于郦道元的《水经注》,年代要晚许多。此外,仍需注意的是,长泽之后,张泽之前,尚有一段名为“张阳池”的时期,这一说法初见于曹魏时期的《水经》“涑水又西南,注于张阳池。”鉴于长泽、张泽之名称来历,可知张阳池极可能为长阳池的同音转写,而长阳池这一名称同样与长坂有关,山南水北为阳,长阳池因位于长坂之南,故名(11)。张阳池这一名称究竟延续了多久,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到郦道元编著《水经注》时,张阳池这一名称已作古,取而代之的是晋兴泽和张泽。明以来,晋兴泽和张泽已不见载,代之而起的只有五姓湖了。由于缺乏直接的史料依据,我们已无法确知五姓湖与晋兴泽、张泽的前后继替关系了,唯一可做的只是一种合理化推断,但这已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如王铭在《山西山河志》中就模糊地认定五姓湖为两泽遗址。
    那么,五姓湖究竟是以晋兴泽或张泽二者之一为主体演变而成的抑或是二者共同的产物?在笔者看来,由于缺乏直接的史料依据,因此我们只能综合地形地势和径流补充状况进行一个合理化的推断和解释。根据郦道元的描述,晋兴泽在东,张泽在西,在水源足够丰富的条件下,两泽应均可接纳涑水河和姚暹渠之径流补充。涑水河由东北向西南,姚暹渠由东南向西汇流入湖。由于地势西高东低,因此,晋兴泽具有比较张泽更为便利的水源条件,从湖泊自身的长期演化过程来看,应当是晋兴泽不断扩大,张泽不断萎缩。明代以后始见诸文献的五姓湖应当是在晋兴泽基础上形成的,而张泽在明以后已经湮废不存了。
    与此观点截然对立的是乾隆三十八年时任临晋县令的王正茂在《临晋县志》中的一番言论,声称“五姓湖即古张泽。……涑水又西南属于陂,东陂世谓之曰晋兴泽,即鸭子池。西陂即张泽。”(12)乾隆二十年《蒲州府志》也从此说,“鸭子池在五姓湖东,水经注所称东陂之晋兴泽也,王官谷诸水流经注此。通志云东起鸭子池,西接蒲州孟明桥,六十里皆水乡也。”(13)清人胡天游在《蒲州府复涑姚二渠记》也有“而张泽者,即善长书涑所属陂,今以为湖,变其名五姓湖”(14)的说法。然而这一观点却受到了清人王子山的严厉批评,在《虞乡县志·山川考》中,他明确指出:“临晋旧志误以鸭子池为晋兴泽,遂以五姓湖专为张泽,府志因之。不知鸭子池去盐道山甚远,且东西不过四五里,南北又近,与郦注全不相符。惟秋水涨发,鸭子池西接晋兴泽,又西北接张泽,故通志有东起鸭子池,西接孟明桥六十里皆水乡之说。志者不细考水经注,遂因张泽久涸,惟鸭子池晋兴泽时有蓄水,遂以为东西二陂,殊非实录。”(15)这样就支持了笔者的推断。
    按照上述演化和推理论证,我们大致可以重建五姓湖的时空演变轨迹,即长泽最早,在《山海经》时代;而后长泽演化为张阳池,张阳池亦即长阳池,位于长坂即蒲坂之南,最早出现于曹魏时期。再后张阳池(长阳池)分化为晋兴泽和张泽,最早出现于北魏时代郦道元的《水经注》。及至明清时代张泽湮废,晋兴泽演化为现在的五姓湖。在此基础上,笔者以为,“五姓湖”的开发史只能从明代算起。既然明以前没有五姓湖的称呼,因而就无所谓对五姓湖的开发了。而作为五姓湖前身的长泽、张阳池、晋兴泽等,在明以前开发非常有限,加之资料阙如,本文就不作探讨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