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地理学 >

南北朝时期济南城市变迁考论(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史林》(沪)2011年2期第 李嘎 参加讨论

    按此时刘宋尚未于历城置冀州,青州之地系指整个山东半岛而言,非仅指北魏时青州辖境,则此次“东走青州”极有可能循元嘉三年所经,由历城败退南下。第二年,即元嘉八年,宋文帝命檀道济救滑台,
    道济进至济上,连战二十余日,前后数十交,虏众盛,遂陷滑台。道济于历城全军而反。(13)
    滑台终未进入刘宋之手,檀道济由河入济,退至历城南下。
    综上可知,自公元420年至431年短短12年的时段内,历城先后四次成为历史的关注点,其中一次为北魏攻击目标之一,其他三次为刘宋北伐退却路线所经之地。这期间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每次交战并未出现刘宋于历城死守反击的记载。永初三年北魏攻宋之战,历城受到对方攻击后,宋方弃城狼狈逃奔;另外三次历城也仅是刘宋退兵之所经。南朝善于守城,北朝长于野战已是众所共知的事实,显然,历城驻兵以及物资储备不甚充足当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面对上述现实,刘宋政权在城市行政等级上给予历城足够的支援就显得迫在眉睫了,史载:
    冀州刺史,……元嘉九年,又分青州立,治历城,割土置郡县。领郡九,县五十。(14)
    元嘉九年(432),正是檀道济北救滑台失败的第二年,济南城市行政等级终于实现了由郡城至州城的升格。
    (二)公元432年-455年的山东半岛局势与济南城市行政等级的再升
    元嘉九年济南城行政等级的上升使得其防御力量明显增强,元嘉二十三年(446)的北魏侵宋事件即可为证。是年刘宋侨太原县民颜白鹿私行进入北魏国境,被对方所俘,为保存性命,颜白鹿诈称系刘宋“青州刺史杜骥使其归诚”(15),由此引发了北魏东击山东半岛区域的战事:
    (拓跋焘)遣从弟高粱王以重军延(杜)骥,入太原界,攻冀州刺史申恬于历城,恬击破之。(16)
    引文中的太原即刘宋侨太原县,有实土,治升城(今济南市长清区西南),坐落于济水侧畔,为刘宋边境要地。从地图来看,北魏军显然是经四渎津进入侨太原境,再挥师北上攻击历城的。引文所称“重军”,重者,大也,兵士数量定不在少数,申恬能据守历城而击破之,足见其防御力量的确有所增强。
    既然如此,业已成为州城的历城何以又在孝建二年(455)进一步升格了呢?元嘉后期的两次宋魏之战透露出诸多值得注意的信息。其一为元嘉二十七年(450)爆发的宋魏大战。是年北魏境内的盖吴之乱已告平定,柔然势力的威胁也因柔然主的新死而暂为缓和,北魏主拓跋焘就在这种形势下发动了对刘宋的强大攻势。同年七月,刘宋亦出动大军分水陆数路北伐,其主力在萧斌、王玄谟等统领下,进攻碻磝、滑台等地,史书对此次北伐颇为关注:
    及大举北征,以(王)玄谟为宁朔将军,前锋入河,受辅国将军萧斌节度。玄谟向碻磝,戍主奔走,遂围滑台,积旬不克。……及拓跋焘军至,乃奔退,麾下散亡略尽。……二十八年正月,还至历城。(17)
    萧斌以前驱败绩,欲死固碻磝,(沈)庆之曰:“夫深入寇境,规求所欲,退败如此,何可久住。今青、冀虚弱,而坐守穷城,若虏众东过,青东非国家有也。碻磝孤绝,复作朱修之滑台耳。”……玄谟自以退败,求戍碻磝,斌乃还历城。(18)
    历城建武府司马申元吉率马步阙余人向碻磝,取泗渎口。(19)
    此次北伐初始虽然较为顺利,碻磝城很快攻取,不过滑台城却久攻不下,最后终于落得失败的命运。需要说明的是,萧、王二人北伐退兵均是还至历城,申元吉亦是自历城发兵进攻碻磝。可见与元嘉九年之前不同,成为冀州治所的历城已经充当起北伐前方大本营的重要角色。元嘉二十九年(452)刘宋以历城为基地再次北伐,最终却依旧归于失败,史载:
    青州刺史萧斌板(申坦)行建威将军、济南平原二郡太守,复攻碻磝,败退,下历城。(20)
    (元嘉)二十九年,(萧思话)统扬武将军、冀州刺史张永众军围碻磝,……城不可拔。思话驰来,退师。攻城凡十八日,解围还历下。(21)
    两次北伐的失利,迫使刘宋朝廷不得不继续增加历城的防御力量,宋文帝在元嘉二十九年北伐失败后的诏书中说:
    得抚军将军(萧)思话启事,碻磝不拔,士卒疲劳,且班师清济,更图进讨。此镇山川严阻,控临河朔,形胜之要,擅名自古,宜除其授,以允望实。思话可解徐州为冀州,余如故。彭城文武,复量分配,即镇历城。(22)
    “此镇”即指历城而言,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跃然纸上。萧思话由此自彭城移镇历城,同时历城的文武配置也得到了增加。元嘉三十年(453)宋文帝死,孝武帝继位。其并不满足宋文帝将彭城部分文武力量拨付给历城的举措,他要在行政建制上再次提升它的等级,史料对此事有详细记载:
    (孝建二年,455年)世祖以历下要害,欲移青州并镇历城,议者多异。(垣)护之曰:“青州北有河、济,又多陂泽,非虏所向。每来寇掠,必由历城,二州并镇,此经远之略也。北又近河,归顺者易,近息民患,远申王威,安边之上计也。”由是遂定。(23)
    垣护之长期镇守于刘宋北疆,对山东半岛一带的地理形势自是相当熟悉。青州北部有黄河与济水的阻隔,虽黄河下游有张公渡、鹿角津、漯沃津等多处津渡可通,(24)不过河、济一带密集的湖泊沼泽却又成为阻滞敌军的天然防线。按《水经注》载,泰沂山脉以北、黄河以南的区域内就有秽野薄、马常坈、平州坈等水体,(25)巨淀湖更是自西汉以来即闻名天下的大型湖泊,历城北部又有大明湖,(26)历城以东亦是“水弥漫数十里”。(27)(参见图1)山东半岛西部河湖水系的空间布局,决定了北魏的进攻路线必是自西而东直抵历城,这在上文的讨论中已不止一次地得到证实。加之历城地处北部边疆的区位特征使得吸引北魏流民甚为近便。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垣护之力排众议,坚决支持了孝武帝的主张。由此青、冀二州并镇历城,济南成为双州并治之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