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 民国时期有关铺底的著述如下:包荣第《评论北京铺底之习惯》,载《法政学报》1922年第3卷第1期;王凤瀛《老佃铺底为我国特有之物权,此种制度应否保存,不应保存则其已存之权利关系如何,应如何整理?》,载《法学会杂志》1923年第10期;邱志瀛《论铺底权》,载《法律评论》1927年5月第204期;倪宝森《铺底权要论》,北京:倪宝森律师事务所1942年版;黄顺敏《北平市铺底权之研究》,载《土地改革》1948年第1卷第8~9期。 ② 近年来有关铺底研究著述如下:张小林《清代北京城区房契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8~197页;刘小萌“清代北京商业契书的种类与内容”、“北京商业契书的类型与研究价值”,分别收录在《中国近现代行业文化研究》和《〈北京商业契书集〉(清—民国)前言》,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即出);丁世华《旧北京的房屋铺底权》,载《北京房地产杂志》1995年第10期;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志·市政卷·房地产志》,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③ 具体参见包荣第《评论北京铺底之习惯》,载《法政学报》1922年第3卷第1期;王凤瀛《老佃铺底为我国特有之物权,此种制度应否保存,不应保存则其已存之权利关系如何,应如何整理?》,载《法学会杂志》1923年第10期;邱志瀛《论铺底权》,载民国《法律评论》1927年第204期;倪宝森《铺底权要论》,北京:倪宝森律师事务所1942年版。 ④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1900年庚子之变,使繁荣二百余年的京城商业遭受重创,这一事件在铺底契上也有鲜明反映。数千家店铺不仅遭到大火延烧,店铺被烧成空地(附表第30号),店铺内的货物亦被洗劫一空,在某种程度上中断了铺底转让的连续性。例如,原来开设万宝斋帐本铺,后改源兴号盔头铺生意(附表第29号);原来开设福臻首饰楼,后改为裕增楼(附表第32号);原来开设德寿桌椅铺,改设复与桅厂(附表第35号)。 ⑤ 题名《交还铺底》,藏北京档案馆,全宗号J65,目录号18,卷号7529。 ⑥ 参见附表第20号。 ⑦ 参见附表第4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