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邓小平复出前,美国有著作对他作过介绍。但总体上讲,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学者才开始对他进行严格意义上的研究。进入80年代,美国学者不仅较详细介绍其生平实践活动,而且着重考察其思想和中国改革开放实践。近十年亦即2005年以来,美国学者更广泛更深入地研究邓小平及其外交思想,本文将对近十年来的研究情况加以介绍。 一、对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正面评价 近十年美国部分学者对邓小平外交思想作出许多正面评价。这些正面评价可归纳为两方面:邓小平外交思想顺应世界发展新形势,结合改革时期中国实际,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外交思想;它对中国和亚太地区及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1.邓小平外交思想顺应世界发展新形势,结合改革时期中国实际,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外交思想。 一是邓小平外交思想顺应世界发展新形势。 面对80年代初国际形势朝和平与发展方向发展的态势,邓小平改变过去联美遏苏“一条线”战略,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兰德公司高级研究员麦艾文指出:80年代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这一判断为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外交政策“奠定基础”;邓小平追求“更有国际性和有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外交政策”,亦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随着80年代初美苏争霸态势发生变化,美国鉴于苏联对自己威胁减小,轻视中国战略地位。邓小平调整对美政策,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美利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赵全胜和南卡来罗纳州查尔斯顿学院政治系教授刘国力指出:80年代初苏联国内腐败并陷入阿富汗战争之中,同时美国里根政府对苏联“强硬”,“大幅度增加国防开支”,美国联合中国以制衡苏联的需要减少,这促使邓小平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丹佛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赵穗生指出:当80年代中国未面临严重安全威胁时,中国在美苏中三角关系中的战略地位随着苏联对美国威胁减小而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80年代初中美两国在台湾等问题上一系列摩擦促使邓小平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乔治城大学对外服务学院教授罗伯特·萨特指出:1981年1月里根上台后,中美在台湾和人权等问题上产生一些摩擦;里根执政前期对华态度也推动邓小平决定同美国保持距离。 80年代初苏联愿意改善对华关系,邓小平调整外交政策以缓和同苏联关系。罗伯特·萨特指出:80年代初因国内领导人继位、经济难以维持和在波兰等地关系紧张,苏联国力下降,苏联“试图改善对华关系”;这同样促使邓小平决定“减少对苏联敌对行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