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耕文明视域下的边疆“地域形象” 长城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农耕文明区的统治者基于农耕文化的优越感,审视边疆,并由此塑造了具有较多负面信息的边疆“地域形象”。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荒僻、旷远。历史上,人们习惯于从内地看边疆,对边疆的直观印象就是荒僻、旷远。如唐人称岭南地区,“人稀地广……又更荒僻”①;西域在内地人士心中,更是遥远,史料记载中有关“绝域”、“绝远”、“旷野”、“沙碛”之类的用词,俯拾即是。甚至河西走廊的敦煌一带,在内地人士看来,也已十分僻远。东汉时尚书陈忠称“西域绝远……敦煌孤危,远来告急”唐时,经过边塞诗人的描绘,西部边疆旷远的形象深入人心。阳关、玉门关是古代人们心目中的西部边界。北部以长城为界,中原人士常以“塞外”、“塞北”、“漠北”等相称,亦尽显荒远之意。 二是地贫民穷。历史上,统治者不仅对从事游牧生产的边疆地区,持有歧视心理,对农耕生产较为落后的南部边疆地区,也同样怀有轻视态度。史料对边疆地区的记载,多用“沙碛”、“苦寒”、“不毛”等词,以及“无居室”、“抄掠取食”、“猎食”等字眼,无不给人以边疆土地贫瘠,居民生活困苦不堪的强烈暗示。蒙古草原与西北地区,向被视为“苦寒之地”。南方边疆地区,更是穷困。宋人周去非记载左右江地区的僚人“以射生食物动而活,虫豸能蠕动者,皆取食”③。清代一些史料描述台湾原住民地区,“猎兽而食, 饮血茹毛”④。 三是边疆少数民族习俗鄙陋,野蛮愚昧。中国地域广大,各地存在习俗差异,本也正常,但统治者出于文化的优越感,记载边地风土人情时,常用“腥膻”、“污秽”、“性悍”、“犷悍”、“轻悍”、“喜斗”、“好杀”等带有明显贬义,甚至严重歪曲含义的词汇进行描述。从史料记载看,北部游牧地区,是典型的“贵壮贱老”区域。匈奴“贵壮健,贱老弱”⑤。东北的黑水靺鞨,“贵壮贱老”⑥。南方边疆民族地区,民众野蛮。《周书》卷四九《僚传》则称僚人“喜则群聚,怒则相杀,虽父子兄弟,亦手刃之”⑦。凡此种种,既是统治者强烈文化优越感的自我流露,更是为了彰显少数民族“禽兽”的本性。 四是自然环境极度恶劣,不宜人居。依文献描述,大体上是北部边疆多严寒、风沙,南方边疆气候炎热,地多瘴气与毒蛇猛兽。如史载“从武威西北有捷路,度沙碛一千余里,四面茫然,无有蹊径。欲往者不可准记,唯以人畜骸骨及驼粪为验”⑧。与北部边疆相较,南方边疆环境更显恶劣。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杂志》称:“邕州、两江水土尤恶,一岁无时无瘴。”内地士人常用“炎海”、“炎方”、“炎荒”、“瘴乡”、“瘴海”、“瘴江”、“瘴雨”、“炎瘴”等词,描述岭南及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数代流传渲染,瘴毒在内地人士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历史记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唐韩愈:《新刊经进详注昌黎先生文集》卷四《状表牒黄家贼事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10册, 第157页上。 ②《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第2911—2912页。 ③宋周去非著,杨武泉校注:《岭外代答》卷一〇《蛮俗门僚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416页。 ④清方濬颐:《二知轩文存》卷二一《淮军平定台湾番社纪略》,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第1282页。 ⑤《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第2879页。 ⑥《新唐书》卷二一九《北狄传黑水秣鞴》,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第6178页。 ⑦《隋书》卷三一《地理下》,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第888页。 ⑧唐杜佑:《通典》卷一九一《边防七西戎三车师高昌附》, 第5205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