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利于防御的地形和水文条件 在东晋南朝时的战争中,寿春能够发挥重要影响,除地理位置和交通因素外,周边利于防守的自然地理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寿春地处淮河干流南岸的平原,周围多有山水环绕,在地理形势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寿春之北,临近淮河有八公山、紫金山、硖石山等低山丘陵,构成一道天然的屏障,可依凭险要设立城戍,抵抗来犯之敌。特别是西北的硖石山,为淮河中游的著名峡口,雄峙于水流两岸。《读史方舆纪要》卷二一曰:“硖石山,州西北二十五里,夹淮为险,自古戍守要地,上有硖石城。”硖石、下蔡的东西戍所能够树栅阻舟,封锁沿淮上下的交通。如梁天监十五年(516),萧衍遣赵祖悦率众偷据峡石,昌义之、王神念等率水军溯淮来援,逼攻寿春。北魏都督崔亮令崔延伯守下蔡,与别将伊瓮生挟淮为营,树立木障、浮桥。“既断祖悦等走路,又令舟舸不通,由是衍军不能赴救,祖悦合军咸见俘虏”。(16)山陵地带之外的淮水,也是寿春北境的巨防。“长淮南北大小群川,无不附淮以达海者”。(17)每年三月,“春水生,淮水暴长六七尺”。(18)直至秋季八月,仍会出现“淮水暴长,堰悉坏决,奔流于海”(19)的情景。滔滔洪流对北方入侵之敌来说是难以逾越的障碍。 寿春西境,是大别山北麓平缓坡地向淮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有决(史河)、灌、沘(淠)河、泄(汲)诸水,北经六安、蓼县(今霍邱、固始)一带,流注于淮水。其地水网密布,对步兵、骑兵的行进会产生不利影响,守方还能采取人工决水的方法来淹没道路,断绝陆上交通。寿春以东的淝水,以南的黎浆水、芍陂以及西境诸川,都可以利用陂塘堤堰,平时蓄水以防涝救旱,战时决水以阻滞敌军。如东晋祖约守寿阳,朝议欲作涂塘以遏胡寇。(20)北魏郁豆眷、刘昶等寇寿春,垣崇祖“堰肥水却淹为三面之险”,(21)成功地打退了优势之敌。所以伏滔称其地,“外有江湖之阻,内保淮肥之固”。(22) 寿春南过芍陂,沿淝水而下,是大别山余脉构成的低山地带,即江淮丘陵。它向东延伸二百余公里,是长江与淮河间的分水岭。在江淮丘陵中部的将军岭附近,有一处狭窄的蜂腰地段,即古代施水、肥水(今东肥河、南肥河)的分流处。《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六引邑志曰:“肥水旧经(合肥)城北分二流,一支东南入巢湖,一支西北注于淮。”这两条河流原不相通,只是在夏水暴涨时才汇合到一起。后经人工开凿疏浚,使肥水与施水、巢湖及濡须水连起来,形成邗沟之外的另一条南北水道,能够贯通江淮。(23)在这条狭窄通道之上,设有六朝的军事重镇合肥,它依托江淮丘陵为道路要冲,是寿春南境的门户。因地势险要,城垒坚固,曾有力保护了寿春地区的安全,被誉为“淮右噤喉,江南唇齿”。顾祖禹曾云:“三国时吴人尝力争之,魏主睿曰:‘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于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争也。’盖终吴之世曾不能得淮南尺寸地,以合肥为魏守也。”(24) 四周有利的地形、水文条件,也是寿春具有较高军事地位价值的原因之一。所以,西晋永嘉四年(310),中原局势混乱危急,镇东将军周馥与长史吴思、司马殷识等上书,请求迁都于寿春,认为其地形势完备,利于帝居。其文曰:“方今王都罄乏,不可久居,河朔萧条,崤函险涩,宛都屡败,江汉多虞,于今平夷,东南为愈。淮扬之地,北阻涂山,南抗灵岳,名川四带,有重险之固。是以楚人东迁,遂宅寿春,徐、邳、东海,亦足戍御。且运漕四通,无患空乏。”(25)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