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推动建立并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不满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发动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积极协调、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目的就是要“逼蒋抗日”“联蒋抗日”。这既避免了发生新的大规模内战,也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国民党。《宣言》提出发动全民族抗战、实行民主政治和改善人民生活三项基本要求,重申中共为实现国共合作的四项保证。同年9月23日,蒋介石才在庐山发表谈话,同意这一宣言,表示团结御侮的必要,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即使在国民党政府实行“溶共、防共、限共、反共”反动政策时的1939年7月9日,毛泽东同志在对陕北公学开赴华北抗日前线的同学讲话中仍指出:现在时局的特点是妥协投降分子要闹分裂,我们就以抗战的进步、全国的团结、坚持统一战线来对付。一定要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国共长期合作,凡是可以多留一天的,我们就留他一天,能够争取他半天一夜都是好的,甚至留他吃了早饭再去也是好的。1941年1月6日至12日,令人痛心的皖南事变发生。即使如此,中国共产党依然以抗战大局为重。毛泽东同志在会见印度援华医疗队的巴苏华时指出:中国共产党仍坚持把日本侵略者作为打击的主要敌人。如果国民党企图破坏这一全国的主要政治方向,它必将遭到反击,它的计划必将失败,但中国共产党绝不鼓励内战。皖南事变也引起了美、苏等同盟国的反对。美国立即决定将拟援华的5000万美元暂缓实施。苏联驻中国大使潘友新立即会见蒋介石,指出中国内战意味着灭亡。使馆武官崔可夫也向何应钦和白崇禧表示内战有害于反侵略斗争,暗示继续内战可能导致苏联方面停止援助。 中国共产党挺进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和有条件的运动战,建立敌后根据地。这是中国共产党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的正确的作战方针。抗战初期,当国民党军队大步后撤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敌后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开展广泛的游击战。1937年12月,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所谓独立自主是对日本作战的独立自主。战役战术是独立自主的。抗日战争总的战略方针是持久战。红军的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在有利条件下打运动战,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一部。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在敌后牵制、打击日军,有力配合了正面战场友军作战。敌后根据地的广泛建立和敌后战场的开辟,坚定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者和汉奸分子。 正确的思想上的路线是正确的政治上的路线的根基 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毛泽东同志等中央领导带头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1938年11月发表的《论新阶段》中,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一口号。为使党找到并统一到正确的思想上的路线,全党开展了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整风运动。延安整风使得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与思想水平不断提高,教育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分析问题。整风运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成功克服了党内右倾投降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宗派主义等错误思潮对党的危害,加强了党风、学风、文风建设,使党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强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