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从1941年12月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到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这是国民党政府抗战的第四个阶段。在此阶段,共产党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并于1944年春转入战略攻势作战,而国民党则是被迫抗战、片面抗战,并严重丧失民心军心,最终酿成豫湘桂战役大溃败。国民党政府对美国、英国的依附性决定了其对日本侵略者的根本态度。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英对日宣战时,国民党政府才正式对日宣战。为配合英、美打击日军,国民党政府命令各战区对日军发起进攻,也曾给日军以有力打击。特别是1942年元旦发起的第三次长沙会战,造成日军死伤5万余人。1942年2月,国民党政府组成远征军进入缅甸对日作战。远征军的将士英勇无畏,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写下了气壮山河的篇章。1944年4月至1945年1月,日本发动了打通大陆交通线的豫湘桂战役。日军用于这次作战的总兵力有50余万人,而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役前总人数已达几百万。在豫湘桂战役中,国民党损失50多万兵力,丢失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等省的大部以及贵州省的一部,共2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146座城市。衡阳、零陵、宝庆、桂林、柳州、南宁等地空军基地和飞机场被日军侵占。6000多万同胞沦于日寇铁蹄之下,无数资源被强占、财富被掠夺,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正是这次豫湘桂大溃败,使美国看清了国民党军队的作战能力是如此不堪。在此阶段,国民党政府在经济上大发国难财,扩张官僚资本;在政治上压迫人民民主运动,在天水、西安、重庆、上饶和贵州等地设置的“集中营”中,被逮捕、囚禁并施以精神肉体折磨的共产党员和各地抗日进步青年达20万之多;加上豫湘桂大溃败,导致更多人包括国民党阵营中许多人对国民党政府越来越失去信心。 1944年6月22日,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叶剑英向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作了题为《中共抗战一般情况的介绍》的长篇谈话。他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就在华北、华中、华南这三个敌后战场与十五个以上抗日根据地上,进行异常残酷的非未曾目击者所能想像的抗日战争,至七年之久。赖有这些敌后战场,才挽救了中国免于被日寇灭亡。”叶剑英同志的这篇谈话,毛泽东同志作过修改,在谈话讲到伪军处加写了一段话:“国民党之所以让这些伪军投敌,投敌之后不加讨伐,并反而暗地和他们联络,其目的,不但为着在现时反对共产党,而且含有深远计划,而准备在日寇失败退出大城市与交通要道时,好让这些伪军藏其敌旗,打起国旗宣布‘反正’,占领这些大城市与交通要道,配合正面国民党军队,进行全国的反共战争。几年来在伪军中流行的所谓‘曲线救国论’,就是为着这种叛变民族的目的,全体人民是应该现在就起来注意这种阴谋的。” 1944年8月15日《解放日报》发表经毛泽东同志重新改写的社论《欢迎美军观察组的战友们!》。社论说:在过去,在盟国政府与盟国人民方面,他们所了解的中国抗战情形、所得的印象,是中国抗战的主力军是国民党,将来反攻日军也主要依靠国民党。“这些印象,直到现在还是统治着盟国朝野大多数人的思想的。”“所以出现了这种完全违反事实的现象的原因,主要的在于国民党统治人士的欺骗政策与封锁政策。”“但是事实胜于雄辩,真理高于一切,外国人中国人的眼睛,总有一天会亮起来的。现在,果然慢慢地亮起来了,中外记者团与美军观察组,均先后冲破国民党的封锁线,来到延安了。这是关系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反抗日寇解放中国的问题,这是关系中国两种主张两条路线谁是谁非的问题,这是关系同盟各国战胜共同敌人建立永久和平的问题。”“关于共产党的真相究竟如何这一方面,大多数的外国人与大后方的中国人,还是不明白的,这是因为国民党的反动宣传和封锁政策为时太久的原故。但是情况已经在开始改变。大半年以来的外国舆论中,已经可以看见这种改变是在开始。这次记者团与观察组的来延,将为这种改变开一新阶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