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党史 >

延安精神:管党治党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成果(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光明日报》2015年10月1 王亚杰 参加讨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解决党内存在的封建的、小资产阶级自私和自我为中心的问题。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后,党员只有3万余人,壮大革命力量势在必行。在“广泛吸收红军指战员入党”的政策下,1937年党员发展到4万人。1938年3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强调“十倍百倍地发展党员”,9月党员人数迅速发展到了7万人,年底党员人数发展到了50万人。鉴于党的迅速扩大与发展出现的诸多问题,1939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及时地作出关于巩固党的决定,指出“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党,成为我们今天极端严重的任务,成为完成党的政治任务的决定因素。”1939年12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1940年党员发展到了80多万。在党组织的迅猛发展过程中,一些党员身上存在的入党动机不纯、行为不纯现象与问题,严重削弱了党的战斗力,不利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对此,1939年2月20日,毛泽东在给张闻天的信中最早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概念。同年12月,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的文章中倡导,只要有了毫不利己专门为人的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深刻指出,文艺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必须明确地彻底地解决它。”1944年9月8日,在纪念张思德追悼会上,毛泽东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讲演,提出了“完全彻底的宗旨观”,即革命的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945年4月,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对“为人民服务”做了进一步的发展,指出党及党领导下的军队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这种服务不是三心二意,也不是半心半意。后来,七大党章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党员”一章中也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员必须履行的四项义务之一。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就是解决部分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畏惧困难、精神懈怠、动力不足的问题。在20世纪30年代,延安所在的陕北地区是中国最贫穷落后的区域之一。这里自然条件恶劣,加之军阀、地主、土匪的横征暴敛,使这一地区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生产水平、生活水平十分低下,人民群众长期过着“端上饭碗照影影,睡在炕上望星星,身穿羊皮垒补丁”的艰苦日子。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成立后,地广人稀、生产落后的边区能得以实施休养民力政策,人民生活水平也得以提高。但到1940年,由于国民党顽固派停发军饷和对边区进行经济封锁,日本帝国主义对延安进行轰炸,边区自然灾害频发,边区留守部队、青年知识分子等非生产人员增加,尤其是边区领导干部中间存在不切实际的狭隘的“仁政”政策和畏惧困难、精神懈怠、动力不足等心理,陕甘宁边区出现了空前的经济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的不仅仅是要么饿死、要么解散、要么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选择问题,还有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军民关系的空前紧张,最终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在大生产运动中,中国共产党人在充分认识“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到的物质福利”,“向人民要东西”和“给人民以东西”的关系,以及自力更生在根据地建设中的地位的基础上,没有了“一遇困难就唉声叹气,就缩手缩脚”,“办事不认真,得过且过,敷衍了事”,而是在“思想中、行动中,没有丝毫消极态度”。1942年底大生产运动取得了实效,1943年春节佳县农民李有源创作了《东方红》,称赞毛泽东为“人民的大救星”“我们的带路人”;1944年2月延安人民秧歌队及民众团体向毛泽东献旗,歌颂毛泽东是“人民的领袖、人民解放的导师”,真切表达了“人民对毛泽东的最大爱戴”,也表明我们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
     
    (作者系西北大学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