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而且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探索者。他写的《建国方略》一书,就勾画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蓝图。 《建国方略》一书,由《孙文学说》、《实业计划》和《民权初步》3部分构成。这部书分别阐述了孙中山在心理建设、物质建设和社会建设方面的建国方略,内容十分丰富。我们认真研究他的治国方略,对于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无裨益。 一、建设国家的理论基石——《孙文学说》 《孙文学说》,是孙中山建设国家的理论基石,着重阐发了宇宙进化论和“知难行易”学说,是孙中山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论证了“行易知难”。孙中山分别举饮食、用钱、作文、建屋、造船、筑城、开河、电学、化学、进化等十事,作为“行易知难”的例证。 首先以饮食为例,指出它作为人们日常生活最寻常普通、不可一日缺少的事情。但是对饮食的“底蕴”,一般人,甚至包括某些科学家一辈子也不知道。 孙中山又以古人兴办大型工程,如中国的万里长城、大运河,以及欧洲的战壕,多半为需要所迫,多半不是事先规划,而是只管进行,因此成功也多半出于不自觉。 孙中山高度评价达尔文进化论学说,是人类思想史的重大变革,认为:进化者,自然之道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是物种进化的原则。难能可贵的是,他提出:“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反对把物种进化的原则、运用于人类社会。因为那样就会成为社会进化论,陷入弱肉强食陷阱,为帝国主义侵略弱小国家辩护。通过上述种种事实,孙中山详尽分析论证了知难行易的道理。 第二,论证了“行先知后”的观点 孙中山明确提出了“行先知后”的观点。他把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加以比较,指出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和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日本的明治维新“多赖冒险精神,不先求知而行之”,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则“非先知而不肯行,即便知道了,仍然畏难而不敢行”。清朝为什么衰弱、落后、挨打呢?就是受传统观念的毒害太深,必须把一切都弄明白了再干,那就必然应验中国的一句俗话“黄瓜菜早凉了”。从人类社会发展史来看,就是从简单到复杂、从蒙昧到文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也就是通过实践不断认识的进化发展过程。 孙中山以美国、日本、泰国为例,说明国家要富强,文明要进步,非要有一点冒险精神不可。他相信美国、日本和泰国能做到的,中国更能做到。假如我国的有志之士,能毅然打破‘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迷信,奋起仿效,实行革命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设一个世界最文明进步的中华民国,就易如反掌。 同时,孙中山并非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认为当今处于科学发达的时代,凡是做任何事情,必须先求真知识,然后才开始实行。这样,可以避免失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志于国家富强的人们不能坐而论道,而应该身体力行。他以美国工业发展为例,勉励国人抓住机遇,奋发图强、实业救国,不必等到我国教育普及,知识完备以后才开始实行。否则,就坐失良机,实在痛惜。 孙中山总结自己30多年革命的艰辛历程,满怀信心地指出:“夫事有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为先知先觉者所决志行之,则断无不成者也,此古今之革命维新,兴邦建国等事业是也。”他得出结论“有志竟成”,激励国人对民主革命的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念,义无反顾地去实行。 二、中国经济早期现代化的方略——《实业计划》 在《实业计划》这一部分里,孙中山强调全面发展中国国民经济、实现经济现代化、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第一,三步走的思想。为确保计划的顺利实现,孙中山为此提出必须分三步走的思想:第一步,引进外资。政府为了建设需要必须引进外国资金,充分利外国先进的管理人才和熟练技师。第二步,中外合作。必须设法外国专家得到中国人民的信任,互相帮助。第三步,厉行合同。由中国政府召开正式会议,签订条约,避免上当,重蹈清朝的覆辙。 第二,多种经济体制并存。孙中山开宗明义提出,中国的经济开发,应分个人企业和国家经营两路进行。他认为,凡是可以委托个人办理的事物,并且个人办理比国家经营为适宜的,应当由个人办理,由国家奖励,用法律加以保护;至于不能委托个人独自经营的企业,应当由国家来经营。 第三,提出了引进外国资金和外国人才的方案。孙中山认为,中国经营各种实业建设,必须大量吸引外资和外国熟练的人才。他确立了利用外资、发展实业的基本原则:一、必须选择最有利的途径来吸引外资,利息轻,无抵押;二、引进的外资必须用于发展国民最需要的企业,不能挥霍浪费;三、引进外资必须由企业出面签订合同,不需要政府担保,不带政治性质。这样,他吸取了近代中国的经验教训,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新方略。 第四,开发水利。在渤海湾建立北方大港,成为国际发展实业计划的策源地、中国与世界交通运输的枢纽;在杭州湾建立东方大港,在浦东创造市宅中心,实际上提出了开发浦东的问题;以广州为中心,建设南方大港。整治长江、黄河、淮河。 第五,修筑10万英里铁路,包括中央铁路系统、东北铁路系统、西北铁路系统、西南铁路系统、东南铁路系统、高原铁路系统,整个铁路系统连接蒙古、新疆、西藏,覆盖全国各地。建设铁路经济。武汉作为中国本部铁路系统的中心,又是中国中西部最重要的商业中心和中国茶叶的大市场,必将成为像纽约、伦敦规模的世界大都市。他预言南京、镇江的发展前景广阔。建设沿海商埠和渔业港口31个。 最后,孙中山强调指出:“发展中国工业,不论如何,必须进行。”但不能沿彼西方文明的旧路径而行,中国必须别辟新途,也就是“使外国之资本主义以造成中国之社会主义,而调和此人类进化之两种经济能力,使之互相为用,以促进将来世界之文明。” 综上所列《实业计划》的主要内容,从大兴铁路建立五大铁路系统,到修建遍布全国的公路网,把中国的沿海、内地和边疆联为一体;从建设三个国际性大港及众多中小商港、渔港,到疏浚、开凿运河,治理黄河、长江、珠江等水系,扩建增设一大批沿海沿江商场商埠;从全方位开发煤、铁、石油及其他矿产,兴建钢铁、水泥、造船、机车等大型工厂,到发展食品、纺织、建筑等工业;从改良农业,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到鼓励移民垦荒,开发广大的边疆地区,其内容几乎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 三、民主政治建设——《民权初步》 孙中山比喻,国家像一棵大树,政党就是树根;只有树根健康地发育,枝叶才能茂盛。“国家必有政党,政治始得进步。”当暴力革命时,需要“以党建国”;在和平建设时,需要“以党治国”。以党治国,就是以党的主义治国。 南京临时政府实行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先后建立了负责立法的临时参议院,负责行政的临时大总统和行政各部,只是由于时间仓促,负责司法的中央审判所未来得及建立。更值得注意的是,孙中山颁布了由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法规,显露出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端倪。正如列宁所说:“资产阶级的共和制、议会和普选制,所有这一切,从全世界社会发展来看,是一种大进步。”这顺应了历史潮流。 五权宪法是由孙中山所独创。早在1906年,孙中山就指出:“兄弟历观各国的宪法,……英是不能学的,美是不必学的。……兄弟的意思,将来中华民国的宪法是要创一种新主义,叫做‘五权分立’。”实际上,这里所说的“不能学”或“不必说”,是指不能照搬,而是要结合本国国情,适当地改造。五权分立,就是借鉴西方并根据中国国情加以发展的产物。孙中山认为,“三权为欧美所需要,故三权风行欧美;五权为中国所需要,故独有于中国。”西方通行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可以互相制约,秉章办事,避免专制。但孙中山认为,仅仅这些还不够,必须再加上两权,即考试权和纠察权。通过考试制度“最严密、最公平地选拔人才,使优秀人才掌管国务”;使用纠察权,“专门监督国家政治,以纠正其所犯错误”,也就是裁判官吏。孙中山形象地把经过考试任用人才称为放出去的权力,把通过纠察惩罚官吏称为收回来的权力。加上这两权,人民就能牢牢地掌握大权,使有能的官吏恭顺地为人民服务了。 人民处于什么地位,官吏与人民的关系怎样,可以反映出政权的性质。孙中山认为,既然是中华民国,实行共和制,那就应当“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官民关系。“以人民为民国主人,既为主人,应有主人之资格,为主人之度量。政府为人民之公仆,既为公仆,必须主人之信任,然后可以有为,否则进退失据。”孙中山制定了会议规则,会议按照一定秩序有条不紊。国民的一言一行,秩序井然,才能收到集思广益的功效。投票表决则是公民的权利。公民地位一律平等,少数服从多数。 选贤任能是孙中山的一贯主张。在共和政体下,官吏不属于总统私人,而是国民的公仆,必须十分称职,才能任用。“任官授职,必赖贤能;尚公去私,厥惟考试。”选拔官吏,一要不拘一格,二要打破乡土观念,有效措施是进行考试。“考验则真才出,真才出则政治良,政治良则国可得而治也。” 他要求革命党人“天下为公”,指出:“真革命党,志在国家,必不屑于升官发财;彼能升官发财者,悉属伪革党,此又何足为怪。”他严格规定:“凡百官吏于就职,必发誓奉公守法,不取贿赂;以后有违誓者,必尽法惩治之。”几十年间,他艰苦奋斗,缩衣节食,轻车简从,两袖轻风,不治家产。在他逝世后,有人送挽联称赞“三民主义,五权宪法”,是振兴国家的良策;称赞他“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风亮节。 《民权初步》是一本民主政治的专著,集中论述了孙中山的政治民主化思想。有规则的会议,其组织必有选定职员以专责成;其行事必按一定秩序有条不紊。一言一行,秩序井然,才能收到集思广益的功效。投票表决则是公民的权利。公民地位一律平等,少数服从多数。 作者简介:赵书刚,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楚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