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党史 >

从完整意义上认识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红旗文稿》2015年23期 唐双宁 参加讨论

    红二十五军。1934年11月11日,鄂豫皖省委决定红二十五军向平汉铁路以西的桐柏山区和伏牛山区转移,行动中部队对外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12月上旬,红二十五军进入陕西省雒南(今洛南)地区,开始在鄂豫陕边界创建新苏区。1935年7月15日,红二十五军主力西征北上,到陕甘苏区与红二十六军会合,并于9月15日到达陕甘苏区的永坪镇,是最先到达陕北的长征部队。随后与刘志丹率领的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
    东征军。1935年冬,为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把国内革命战争同抗日战争有机结合起来,中共中央决定,红一方面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从陕甘苏区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发起东征战役,准备与日军直接作战。后蒋介石调集重兵企图围歼红军于晋西地区。为避免不利局面,东征军于5月西渡黄河,回师陕甘苏区。
    2.在反围剿中以开辟新根据地为主要目标:共有三支队伍进行长征。红四方面军撤出鄂豫皖开辟川陕根据地。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撤离了鄂豫皖苏区,越过平汉路向西转移。由于敌军优势兵力的围追堵截,红四方面军不得不改变原定计划,实行长途战略转移,并于1932年12月进抵四川北部的通江、南江、巴中地区,开始了以这些地区为中心创建新的川陕根据地的斗争。
    红三军撤出湘鄂西根据地开辟湘鄂川黔苏区。1932年8月,红三军退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11月初进入豫西南,11月下旬进入陕南,后进军鄂陕边界,翻过大巴山进入四川,12月30日攻占鹤峰。1933年底进军四川,1934年4月游击川黔边境,1934年5月进入贵州。10月,红六军团转战到达川黔边区,与红三军胜利会师,红三军按中央命令恢复红二军团番号。红二、六军团以川黔边区为根据地,迫使国民党不得不抽调重兵进行围堵,有力地策应和支援了中央红军的长征。
    红六军团撤出湘赣根据地同红三军会师并巩固扩大湘鄂川苏区。1934年7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认为红六军团继续留在湘赣苏区将有被敌人层层封锁和紧缩包围的危险,应离开湘赣苏区,转移到湖南中部开展游击战争,创立新的苏区,并与湘西的红三军会合。8月红六军团开始西征,10月与红三军取得联系实现会师,两军团紧密团结,巩固扩大了湘鄂川黔苏区。
    3.以巩固扩大革命根据地为主要目标:西方野战军的长征。1936年5月,为扩大和巩固西北抗日根据地,壮大红军,努力争取西北抗日力量大联合,实现全国性的对日抗战任务,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决定以红一方面军第一、第十五军团和第八十一师等部组成西方野战军进行西征,在陕甘宁三省边界地区创建新苏区。在历时两个多月的征战中,西方野战军在陕甘宁三省边界开辟了纵横200余公里的新区,为策应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实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创造了有利条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