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党史 >

从完整意义上认识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4)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红旗文稿》2015年23期 唐双宁 参加讨论

    3.同党内的错误路线、思想和行为进行斗争。在“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路线的影响下,党内生活很不正常,临时中央负责人在组织上采取宗派主义手段,对不积极执行和存有异见的同志实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长征途中,经过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扎西会议、苟坝会议、会理会议等一系列会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内正确路线同“左”倾错误路线进行了坚决而说理的斗争,解决了当时最为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并为后来解决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拥兵自重、另立中央,使党和红军面临分裂的危险。党中央从革命事业的大局出发,通过两河口会议、沙窝会议、芦花会议、毛儿盖会议、巴西会议、俄界会议等一系列会议,既坚持原则又做了大量的说服教育工作,最终战胜了张国焘分裂中央的企图,避免了红军的分裂。
    4.教育说服少数民族群众和地方群众。在长征途中,红军穿越了苗、彝、藏、羌、回等十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和杂居区。为了顺利通过民族地区,并教育和帮助少数民族群众,红军把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部队中普遍进行民族政策的教育,并调查少数民族的社会情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民族关系,进而有针对性地宣传党的抗日救国方针,宣传红军的性质和任务,宣传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以提高各族人民的觉悟。在广泛发动少数民族群众的基础上,红军坚定不移地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对民族、宗教上层人士,一般都采取说服教育和积极争取的方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留下了刘伯承和小叶丹歃血结盟等许多佳话。
    5.克服自身的装备和给养的严重不足。长征途中,红军长期处于敌人的封锁包围之中,进行无后方依托的流动作战。这导致红军的装备和给养严重不足,粮食、医药、被服、弹药等都极度匮乏。红军进入草地前,要求每人带足10至15斤粮食,但不少部队只筹到一半甚至更少,进入草地后很快断炊。红军战士不得不以树皮、草根、皮带、昆虫充饥,甚至将粪便中没有消化的食物继续当作食物,不少红军战士误食毒草、毒水而牺牲。没有衣服,没有药品,广大指战员靠一种精神境界顽强坚持到达了目的地。
    历史证明,长征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是中国人民的光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光荣。红军不愧是一支钢铁般的队伍。共产国际“七大”曾高度评价说:“中国红军具有中国任何军阀军队所不能击破的高度的觉悟性,超人的坚忍性与战斗精神。”
    三、红军长征的“奠基”意义
    1.思想方面:认识了“实事求是”的重要性,为延安整风奠定了基础。长征途中,“左”倾错误主张实行退却中的逃跑主义方针,把战略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严酷的事实使得党和红军内部越来越多的人进行思考,开始认清教条主义的危害。一些曾支持过“左”倾错误的领导人,也开始逐步改变态度。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最迫切的军事和组织问题,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实际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逐渐走出困境,转危为安;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中央坚持北上抗日的正确方针,为各路红军最终在陕甘地区胜利会师,进而打开革命新局面奠定了基础。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使全党深刻地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地研究解决中国革命问题,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在血的教训和生死存亡考验中认识并确立起来的思想路线,为延安整风奠定了思想基础,成为我们党和军队不断取得革命胜利的一大法宝。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