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党史 >

“长征是鼓舞一生的精神动力”(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解放日报 张骏 参加讨论

    
    只知道自己是在跟着红军走
    “那时候并不懂什么革命道理,但从这些红军大哥哥大姐姐身上,感受到他们是最好的人。”苏力说,后来想想,这一生做人做事,都受到长征精神影响。
    苏力所在的被服厂解散后,她看见哪里人多就往哪里走,每到一处,大哥哥大姐姐对她很关照。她弄不清楚部队的编制和番号,也无从知道自己跟哪支队伍走了,但她知道是跟着红军。
    苏力惟一能记住的一个名字是巾帼英雄张琴秋。1935年5月,苏力被编入妇女独立团,为团长张琴秋当通信员。“可是,我却没能完成张团长交付的第一项任务。”苏力至今懊悔不已,“她让我把一封很重要的信送给60里外的一个人,我赶到那个地方,没找到那个人,我知道信的重要性,连夜赶了回来。”这一天一夜,她粒米未进。
    行军途中,苏力深感红军纪律严明。一天行军,苏力不小心把一个茶杯丢了。安营扎寨开饭时,苏力灵机一动,想到喇嘛庙供案上有木碗,拿一个木碗舀饭比杯子还方便。班长看见了就问苏力哪来的,苏力老老实实说了。班长的脸立刻变得十分严肃。班长说,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要求,战士不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叫她把木碗送回去。这还没完,宿营后班长又在班务会上把她作为典型批评了一顿,又让她在老百姓的破屋里蹲一天禁闭。
    从此,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深深印在苏力心里。回忆这段经历,苏力感慨万千:长征路上,我们知道一位姓贺的红军因为到一座喇嘛庙里捡了近百个铜板,被师里枪毙,后来我们才知道,他是贺子珍的弟弟。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确实是动真格的。
    苏力到了延安后,1936年底跟着西北战区的服务团上前方抗战。相比长征,苏力对抗战的记忆更清晰,这8年,她从一名懵懂孩童成长为革命青年。她到延安当过护士,去东北从事过公安工作,1949年随第四野战军南下井冈山地区……苏力觉得,不好好工作,对不起那些长征途中死去的大哥哥大姐姐。在井冈山地区开展土改等工作时,傍晚开完县委会,她总是身背着未满周岁的儿子,一个人走七八十里山路,连夜赶到另一个村庄发动群众;加工资时,她每次都把名额让给比自己级别低的同志,以至于到了离休时,她的行政级别依然很低。
    “每每想起那些舍生忘死,无私友爱的战友,想起长征途中克服的种种艰难险阻,后来遇到的困难都不算什么。”苏力说,长征精神是鼓舞她一生的精神动力,年轻一代尤其应该传承长征精神,把先辈流血牺牲换来的新中国建设得更好。
    解放日报记者张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