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文献学 >

赋学文献两千年巡礼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光明日报 踪凡 参加讨论

    赋学文献,是指对赋体文学作品进行编集(含编选、载录、摘引)、评论、注释的文献,是我们研究古代赋学、传承中华文明的资料宝库。历代赋学文献源远流长,浩如烟海,可以划分为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含辽金)、元明、清代5个历史时期。
    战国赋以荀子、宋玉为代表,篇数有限;两汉是赋体文学的黄金时代,作品达数千篇,但散佚严重,今日仅存319篇(据费振刚等《全汉赋校注·凡例》)。最早对赋学文献进行大规模汇集、整理和分类工作的,当属西汉末年的刘向、刘歆父子。据《汉书·艺文志》,刘向父子将战国、西汉时期的诗赋作品分为5类:屈原赋之属、陆贾赋之属、孙卿赋之属、杂赋和歌诗。第四类“杂赋”12种,始《客主赋》18篇,迄《隐书》18篇,将不同题材、不同体式的赋分类汇集,实具后世赋总集之雏形。我们经过重新研究,发现这次整理的结果有:赋总集16种,赋别集61种,总共77种,包含赋作近千篇,全面反映了“一代之文学”的创作盛况以及战国到西汉的赋体发展。尽管这些赋集大都已经散佚,刘氏父子仍不愧是赋学文献编纂的开创者和奠基者。此外,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两部史学著述,亦载录了贾谊、司马相如、刘彻、杨雄等人的赋体作品;《汉书》《法言》《论衡》等子史文献中包含有零星而珍贵的赋论文字,是研究早期赋学的重要文献。曹大家所撰《幽通赋注》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赋注,在赋学史和注释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赋创作趋于消歇,代之而起的是感情真挚、描写细腻、文笔灵动、篇幅短小的咏物抒情小赋。但最能代表此期成就的,还是以对仗、用典为特色的骈赋,江淹《恨赋》《别赋》,庾信《哀江南赋》《小园赋》等皆为骈赋名篇。现存魏晋南北朝赋大约300家,1300篇。相关赋学文献亦夥。据《隋书·经籍志》,此期产生了大量的赋总集,其中既有编纂历代诗文时兼及赋体的综合性总集,如挚虞《文章流别集》30卷、萧统《文选》30卷;也有专门的历代赋总集,如谢灵运《赋集》92卷、萧衍《历代赋》10卷;还有某一题材赋的汇集,如《杂都赋》11卷、《乐器赋》10卷;某一体裁赋的汇集,如卞景《七林》10卷、刘楷《设论集》2卷,等等。目前只有《文选·赋》保存下来。据《艺文类聚·杂文部》引曹植《文章序》:“余少而好赋,其所尚也,雅好慷慨,所著繁多。虽触类而作,然芜秽者众。故删定别撰,为《前录》七十八篇。”可知曹植曾经自编别集,所谓《前录》78篇,即以赋为主。六朝时期别集甚多,但大都为同时人或者后人所编,作者自编者甚少。对于赋的评论和注释,亦出现了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褚诠之《百赋音》10卷(佚)、佚名《杂赋图》17卷(佚)等著作,为赋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唐宋(含辽金)是中国赋体文学史上的又一关键时期。由于科举考试的需要,律赋应运而生并迅速走向兴盛。律赋是在六朝骈赋的基础上形成的。除了对仗、用典外,还对用韵有严格限制,并且十分重视破题。据统计,唐宋辽金共有辞赋作家948人,作品3206篇,数量十分惊人。唐代文人主要阅读、研习《昭明文选》,不注重对当代赋的搜罗和保存。《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的李德裕《杂赋》2卷、陆龟蒙赋6卷、薛逄《赋集》14卷等,不知是否为唐人所编。但唐代出现了《文选·赋》的李善注和五臣注,皆为古代赋注的巅峰之作,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赋注风格。此外,唐代还出现了不少指导律赋创作的赋格书,幸有佚名《赋谱》存留下来,为唐代赋论增加了一抹亮色。宋代学者在辑赋、注赋方面可以遥承六朝,成果较多。北宋不仅出现了接续《文选》的大型诗文总集《文苑英华·赋》150卷,还出现了专门的赋总集,例如范仲淹《赋林衡鉴》若干卷,王咸《典丽赋》93卷,江文蔚《唐吴英秀赋》72卷,等等。至于赋别集,虽然专门的集子很少,但常常收在作家文集之中。宋代的赋评文字也很多,郑起潜《声律关键》专门论赋,王观国《学林》、吴曾《能改斋漫录》等书中亦包含丰富的赋论资料。
    今存元赋200余家500余篇,明赋1019家5107篇(据马积高《历代辞赋总汇》)。元人以变革赋体、恢复风雅相标榜,试图绍继先秦两汉古赋的优良传统,不写律赋。这种复古之风一直延续到明代,成为元明两代辞赋创作与批评的主流。元代产生了不少编选古赋、评论古赋、指导古赋写作的赋学专著,如郝经《皇朝古赋》、虞廷硕《古赋准绳》、吴莱《楚汉正声》、陈绎曾《文筌·楚汉赋谱》、祝尧《古赋辩体》等。明代赋学文献渐成规模,出现了一批通选古今的赋总集。其中李鸿《赋苑》8卷,专门辑录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赋,以时代先后为序,篇目求全,卷帙较大,开启清代赋总集编纂之先河。而袁宏道、王三余之《精镌古今丽赋》8卷,则通选各代,古律兼收,并且几乎对每一篇赋都缀以评点,兼有选家与评点家之长。其余如陈山毓《赋略》正外集、施重光《赋珍》、俞王言《辞赋标义》、周履靖《赋海补遗》等,所选作品皆以古赋(包括骚体赋、散体赋、四言赋等)为主,并且将选赋与评赋相结合,彰显时代特色。明代的赋评、赋注,大都散见于赋总集、赋别集以及诗文评著作中,多以楚骚、汉赋为宗,注重真情实感,表现出鲜明的复古倾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