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全国性哲学学会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开始筹备。1926年冯友兰到清华大学任教后,推动北京各高校哲学系共同组织“中国哲学会北京分会”,计划先在各地成立分会,再联合起来组建全国性的哲学会。1927年4月《哲学评论》由尚志学会创刊,在它周围聚集起一批以研究中西哲学为志业的学者,不时探讨问题。 十年后机缘成熟,冯友兰与汤用彤、贺麟、金岳霖等同仁于1935年4月13日至15日在北京大学召开中国哲学会首届年会。50余名学者出席会议,冯友兰作为大会主席致开幕词,校长蒋梦麟代表北大致欢迎词,胡适介绍了哲学会的发起、经过和意义。会上宣读的研究成果有冯友兰的《历史演变中之形式与实际》、汤用彤的《汉魏佛学理论之两大系统》、贺麟的《宋儒的思想与方法》和张申府的《我所认识的辩证法》等。 此次会议初步建立了组织机构,推举冯友兰、汤用彤、方东美、宗白华、张君劢、胡适、金岳霖等12人组成中国哲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冯友兰、贺麟、金岳霖当选为常务理事,负责日常会务工作。会上还提出了《正式组织全国统一的哲学会案》,决定成立筹备委员会,负责组建中国哲学会事宜。 1936年4月4日至6日,中国哲学会第二届年会在北京大学举行,胡适致开幕词,冯友兰报告会议筹备经过。4月5日,会议决定正式成立中国哲学会,并审议通过了会章,选举15人组成理事会,其中冯友兰、汤用彤、金岳霖、祝百英、宗白华5人为常务理事。会议确定以《哲学评论》为会刊,由冯友兰主编,刊发提交年会的重要论文。 中国哲学会以“本合作精神以促进哲学研究,推广哲学知识”为宗旨。学会下设北平、南京和广州分会,总会会址设在北平,抗战时期迁至重庆,战后迁回北平。会章规定,每年召开年会。但自第三届年会于1937年1月24日至27日在南京中央大学召开后,因战乱而未定后期。直到1940年,中国哲学会才在昆明举办年会,选举第三届理事会。1941年,在重庆召开第四届年会以后,未再举行年会,但仍有些学术活动。 中国哲学会下设“中国哲学研究委员会”和“西洋哲学名著编译委员会”。“中国哲学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是冯友兰,委员有汤用彤、贺麟、宗白华、黄建中4人,工作有“校订周秦汉诸子的著作”、“编纂魏晋以后各哲学家的著作”等,每月经费一万八千元。冯友兰《三松堂自序》记述其运作情况时说:“当时通货膨胀已经很厉害,这个数目实际上办不了什么事,也用不了专职的人,我想了一个收买稿子的办法。我知道当时学哲学的人生活都很困难,写了些稿子也没有人过问。我就把中国哲学研究委员会作为中国哲学会的一个附属组织,接收哲学论文的稿子,由委员会赠送稿费,比较短的论文,在《哲学评论》中发表,长的可以作为专著,由中国哲学会代为想办法发表。在这些专著中,收了熊十力的几本书,我的《新原道》《新知言》也是在这种安排下发表的。”汤用彤魏晋玄学研究的重要作品《向郭义之庄周与孔子》就是应冯友兰之邀,于1943年发表在《哲学评论》第八卷第四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