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用于民间喜庆娱乐 而后催生火药与火器联姻 说火药是中国的发明,与大宋王朝的军事有何牵涉呢? 两宋,虽然不是火药发明的时期,却是积累收获的季节。宋之前,火药与火器各自独立发展。当时所谓“火箭”“火炮”中的“火”,根本不是火药,而是如丘濬所说,是用易燃的草艾裹上麻布、油脂、松香、硫磺等物,点燃后用弓箭或抛石机发射出去,《三国志》火烧博望、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连营、火烧藤甲军等史迹无不如此。 到了内外交困的大宋,军事上的迫切需要激发了火药配方的改进和完善,并大规模地运用到火器上,实现了火药与火器的联姻,即火药武器。在此基础上,通过战争,将火药、火器等军事科技传到金、西夏和蒙古,再通过后者特别是蒙古的西征,传入阿拉伯和西方,开启了热兵器和近代文明的崭新时代。 曹焕文认为,火药发源于魏晋之际,但其配方秘诀公开于南北朝,后来才会有隋代火药杂戏的盛行。在曹焕文看来,火药最初用于“烟火”和“爆竹”,即民间的喜庆娱乐,而后才扩展至军事,于是火箭、火球、火枪、火炮等火器层出不穷。 北宋发明火药武器的明证,当属1044年曾公亮和丁度奉敕编撰的军事巨著《武经总要》。在这部宋代军事大全中,详细列出了三种军用武器——毒烟球、火炮、蒺藜火球的火药配方。这也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军用火药配方。其中,硝的比重大幅增加,比硫和炭的总和还要大得多,已接近后来黑火药硝占75%的配方,火药的威力大幅提升。 不过,《武经总要》还不是有关火药武器的最早记载。据北宋朝廷陆续收到的奏报载:969年出现了捆绑着火药包的射击箭(火箭);1000年又发明了能徒手投掷的火药包(火球),以及可以向四周发射金属刺的火药包(火蒺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