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天的城市迈入发达的商品社会和市场经济,走向自身现代化时,随着成片居住了几代人的传统房屋建筑的拆毁,不仅给市民送来乔迁之喜,也带走了祖辈传下的文明。面对越来越失掉中国风格的“家”,将不只是情怀的失落,也产生着困惑:是否旧的建筑都应该或迟或早地被拆掉?什么才是我们生活的城市的特征,哪些作为民族文化遗产应该被保留呢?城市文明的盛衰具有哪些特点? 从1900年到2000年整整一个百年,中国社会制度经历了两次巨大的转型,即从专制王朝变为共和政体,再由中华民国变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首都的北京城也经历了从王朝帝都,1912年变成中华民国的首都,1928年迁都南京以后成为市民的都市,再转变为1949年以后的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国家体制的巨大变革给北京旧城带来了许多影响,其中最直接感受到的变化莫过于众多曾经为前朝体制服务的建筑物虽然继续被使用,但是其功能和主人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从而也改变了北京城市的功能布局。 城墙 老北京城有着800多年的建都史,截止到1967年以前留下的城墙,依然保持着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框定的内外城基本格局,内城9门、外城7门,周回40里,成为北京城隽永的地标,能够在城墙内居住,也就获得了北京城里人的身份。我们从北京大学去城里称作“进城”,“进城”曾经是居住在城外的人们到北京城内去时最常用的词,而今天,北京城已经没有完整的城墙,缺少了地标,80后的北京人很少有懂得“进城”的含义和空间尺度。 王府 1948年我随父母从四川搬到北京,居住在西城翠花街3号的北大医院第六宿舍。那是一座带假山池塘的王府大院,分东、西两组院落,东院是敞厅、戏台,西院是进深三院的住宅,朱红色的大门有5级台阶,配4个门当、2座石鼓狮子门墩,十分气派。民国时期,第一任总理唐绍仪曾经住在这里,以后房产归了北京大学医学院。清朝王公贵族的宅第“王府”,最能体现百年来北京城内功能布局的变化。王府是北京城内具有特殊建筑风格的居住类型之一,王府占地广、布局规整、用料讲究、造型轩昂,不同于一般的民宅。清朝王府的建筑布局规模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将军等12等级宗室爵位制度划分,其府第依宗室世系的聚合配置,带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传袭宗室贵族府第的制度随着清王朝解体而不复存在,由于王府的房屋和庭院较多,保存较完整,适合公共职能机构的选址,因此大部分王府被改作政府机关、学校或公共部门。仅举数例如下: 改作政府机关或公共部门的王府:庆亲王府,曾改为原国民党十一战区长官部(今北京卫戍区);顺承郡王府,曾改为张作霖帅府(今全国政协礼堂);郑亲王府,曾改作中国大学(今教育部);德贝子府,曾改作中国电影制片三厂(今新影制片厂);豫亲王府,改为协和医院;和亲王府,曾改作陆军部(今中国人民大学分部);醇亲王新府(北府),曾改作卫生部、国务院宗教局;棍贝子府,今北京大学积水潭医院;荣寿公主府,今北京中医医院。 用作学校的王府:礼亲王府,曾改作华北文法学院(原内务部);果亲王府,曾改作工业学堂(今中国儿童中心);涛贝勒府,改作辅仁大学(今北京师范大学);松公府,曾改作北京大学文法学院(今国家文物局);和嘉公主府,改作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称北京大学(今高等教育出版社);醇亲王旧府(南府),曾改作中华大学(今中央音乐学院)。 清朝入关占领北京城时,规定内城(或称北城、满城)由旗人按满、蒙、汉八旗旗籍分区居住。正黄旗居址,位于内城西北部;镶黄旗居址,位于内城东北部;正红旗居址,位于内城西部西直门与阜成门之间;镶红旗居址,位于内城西部阜成门内大街至西单牌楼之间;正白旗居址,位于内城东部东直门与朝阳门之间;镶白旗居址,位于内城东部朝阳门内大街至东单牌楼之间;正蓝旗居址,位于内城东单牌楼与崇文门之间的东南部;镶蓝旗居址,位于内城西单牌楼与宣武门之间的西南部。老舍先生家族属于正红旗,所以他的家曾住在西城小羊圈胡同。凡未入旗籍的汉官、商、民皆迁至外城(南城)居住,设东、西、南、北、中五城坊司管理。由于清朝能够获得王公府第者必须是具有八旗旗籍,所以王府全部坐落在内城里。这样一来,到清王朝解体以后,原属皇亲贵戚八旗宗室的王府,纷纷改作机关、学校。因其位置并没有改变,于是绝大多数政府机关、学校、公共部门就集中在东、西两城区,数目远超南城。以王府为代表的北京旧城功能空间的分布格局一直延续到今天,甚至影响了北京的房地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