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罗时进 王志刚:《学桴》——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罗时进 王志刚 参加讨论

    起步后顺应大学发展之势而变
    《学桴》(《东吴月报》)作为东吴大学学报的创刊,一开始就得到了以孙乐文为代表的校方和以黄人为代表的教务部门及教授们的支持。编辑部人事方面,设有总主笔、副主笔、总经理、副经理,机构共设论说部、学科部、时事部、译学部、丛录部等,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栏目。其职员主要由学生充任,教师以顾问名义作后盾,这一传统在之后陆续问世的其他一些大学学报中得到承延,成为我国大学学报初创阶段比较普遍的现象。
    从创刊号栏目的内容来看,论说、学科和译丛各类中学术论文刊载最多,也较有分量,除人文性较强的《劝学说》《女子教育》《万国公法论》等外,《心理学问答》《地理补义》《镀镍新法》《植物浅译》则具有较鲜明的理学色彩,显示出文理综合性学报的样态。时事部分,论者一般认为其新闻性、时事性较强,而学术性明显不足,这是一个事实,但作用亦不应忽视,如发表的《俄人东三省之势力》《日本在韩国之政策》《摩洛哥问题》等,实际上都聚焦于东亚与欧洲的“战争危机”,体现了《发刊词》“叩人间其何世”之义。这些内容在现当代学报、杂志上也许或归为补白,或不采用,但切近20世纪初的国内外形势视之,对“过渡时代”的重要事件和人间万象加以揭示,其启迪思想的价值与可读性兼顾,这应该看作我国初期大学学报的历史“底色”和“特色”。
    当然,筚路蓝缕虽可载史,种种不足自也不免。首先是篇幅不够。1906—1908年出版的《学桴》(《东吴月报》)为线装32开本,每页360字,每期35页上下,约刊20多篇文章,总共12000多字。作为学报,就比较单薄了。另外,作者群体单一。某一期上可能会发表同一作者的多篇论文,如中文教师稽健鹤为学报顾问,颇有才识,东吴大学《同学会歌》即为其手笔。他一人在第一期和第二期上就分别出现了4次和3次“作者名”,这说明学报起步时,学术准备和编辑经验都还不够。
    1913年后,《学桴》(《东吴月报》)进入新的发展期,杂志形态、内容都一再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1.刊名屡更,相继有《东吴》《东吴季报》《东吴学报》《东吴杂志》《新东吴》等;2.作者群体和语言大为改观,从少数作者写稿到多数名家投稿,从以中文为主到中英文合版;3.理科、医学等自然科学的论文分量增加,文理结合更为明显;4.法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研究内容突出,与现实结合更紧;5.国际国内政治研究力度提升,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思想资源。然而,最大的变化还是在学术质量上不断提升。大学的特质决定了这里永远是为知识张本、为学术辩护之地,学报的演变必然要顺应这种要求,这其实也正是中国大学学报整体发展的一个趋势。
    2006年龙协涛先生在题为《〈学桴〉领航一世纪 百舸争流创名刊》的文章中说:“一百年前,在苏州大学的前身东吴大学,一本取名有深刻含义的杂志《学桴》诞生了。一只学术航船扬帆鼓浪从这里出发,揭开了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大学创办学术杂志的序幕。”这是一个具有学术史意义和历史文化意义的“序幕”,既值得纪念,也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苏州大学学报编辑部、苏州大学图书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