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总论 >

2012年日本的殷、周、春秋史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史研究动态》(京 (日)铃木舞 参加讨论

    【作者简介】铃木舞,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
    回顾2012年,可以说是颇具国际性的一年:6月份在九州召开了东亚考古学者会议,9月份东亚铸造技术史学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中国安阳市联合举办了国际研讨会,自2008年以来九州大学携手四川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开展的调查报告刊载于《四川文物》等。近年来,跨国合作效果最为显著的当属青铜器化学分析领域。该领域为日、中和台湾地区三方研究者们所关注,三地间的研究合作稳步推进。接下来,笔者将按时代顺序逐一介绍这一年内发表的论作。
    旧石器时代。阿·潘·杰烈维扬科(A.P.Derevianko)《人类的起源和早期人类在欧亚大陆的定居》(《旧石器研究》八)提出,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智人出现在中国至东南亚地区,正是这一地区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以来集体进化的结果。松村博文《由牙齿特质来看日本人的起源和亚太人》(《季刊考古学》118)主张,针对牙齿特征的研究,可作为考察人类起源的一种新型研究方法。只要以牙齿各部分的测算数据为基础建立系统树,就能够掌握各团体之间的近似度。人们期待这种研究方法能够在论证稻作起源和中国人形成过程时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另外,作为河南省考古所和奈良文化财团研究所的联合调查结果,有加藤真二与李占扬合著的《河南省许昌市灵井遗迹的细石刃技术》(《旧石器研究》8)和《中国细石刃石器群的理化学年代集成》(奈文研《纪要》2012)两篇文章。
    新时期时代·二里头时期。从城市的视角切入探讨新石器到殷周时期的各个遗迹的成果颇丰。王妙发所作《长江中部流域的史前城墙聚落研究》(《经济理论》368)选取城市地理学的视角,根据某一地区带有城墙的各个城市的规模、各种遗迹构造的分布状况,来判定是否是一座城市。最近几年,中国出版了一系列省级《文物地图集》,由此连各省内规模甚小的遗迹都可以了解。笔者关心的问题是,王妙发的城墙城市研究和没有城墙的城市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两者如何能形成一个社会。江村治树的《河南龙山·二里头·殷商城市的特征》(《名古屋大学文学部研究论集》史学58)是一篇关于近年来从新石器时期到殷代新发现城市遗迹的游览记录。其中包含了很难见到的现场负责人的介绍和照片。文中列举了三点殷周城市遗迹相关待解决的课题:王城没有城墙的理由、外城的意义、都市和地方城市之间的关系。这三点的提出,促使人们对于今后的发掘成果抱有更高的期待。
    在饭岛武次所著《中国夏王朝考古学研究》(同成社)一书中,城市论也颇受重视。该书是继《夏殷文化的考古学研究》(山川出版社,1985年)以及《中国考古学概论》(同成社,2003年)之后,饭岛关于二里头·夏王朝研究的集大成者。饭岛在书中结合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修改了自己的部分观点,对二里头文化诸多遗址中的各个遗物、古建筑进行细致的考察,并尝试着证明二里头遗址即为夏王朝的城市遗址。饭岛设定了构成都市的13个条件(遗址面积、平台形状、城墙、宫殿宗庙区、大型建筑、墓和墓地、祭祀坑、甲骨坑、窖藏、工房、居住区、道路、排水沟),二里头遗址满足了其中11项条件,故可被认定为都市。加之属于二里头文化青铜时期,且二里头类型的诸多遗址群所在地与大量文献中所提的夏朝相关地名大致吻合。由于与通过年代测定和文献复原所知的夏王朝相吻合,饭岛认为已经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二里头遗址正是已跨入文明阶段的夏王朝遗留下来的城市遗迹。另外,饭岛指出,溯本归源的二里头文化二里头类型第一期以前以及王城岗、新砦、陶寺遗址应该是夏王朝成立以前的夏人所遗留下来的遗迹,因此,将其命名为“先夏文化”。饭岛所著作为涉及“夏朝”方方面面的书籍,颇有意思。久慈大介的《二里头遗址陶器的制作技术研究》(《中国考古学》12)主要是以二里头陶器制作技法为研究对象,该文是久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也就是当时的遗址发掘部门)留学时提交的博士论文一部分。最近几年,以留学为目的地所藏资料为基础开展研究可以说是一种新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二里头发掘工作中出力颇多,听说该院近几年又出版了发掘调查相关报告书,而报告书的上一次出版已是数十年前的事了。“二里头考古学”今后会如何发展,这一点备受关注。
    久保田慎二《关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末期煮沸器从鼎到鬲转换实验考古学的研究》(《史观》166)提到了一种为证明某种假设而进行的实验,内容是该时期在山西省临汾盆地产生的如题所述变化可以通过鬲的高热效率来验证。一般情况下,鬲足随着时期的推移而变短,也就是减少受热面积。这一点如何才能阐明呢。同作者《新石器时代物品的传播形态》(《中国考古学》12)通过鬶·斝·鬲的传播过程,考察了新石器时代末期物品传播的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