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70周年。70年前的1945年,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战胜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同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饱受磨难的台湾同胞终于摆脱长达50年的日本殖民统治,重回祖国怀抱,实现了两岸同胞的骨肉团聚,谱写了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同仇敌忾的悲壮诗篇。 一、台湾同胞抗日的基本特点和历史经验 19世纪70年代,刚刚走上明治维新之路的日本,很快就确立了“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1868年明治天皇御笔信《宣扬国威辰翰》)的侵略总方针,积极对外侵略扩张。1874年,觊觎台湾已久的日本借口牡丹社事件,悍然派兵侵略台湾。1894年,爆发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惨败。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并赔偿白银2.3亿两。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令人难以容忍的丧权辱国条约,给中国后来的发展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 随后,日本在台湾开始了50年残暴的殖民统治。日本侵占台湾50年,台湾同胞前赴后继地反抗了50年。50年间,台湾同胞抛头颅,洒热血,牺牲了65万人,最后终于迎来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充分反映了台湾同胞强烈的祖国意识和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回顾台湾同胞抗日的历史,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台湾同胞抗日的时间最长,牺牲极为惨烈。在日本侵占台湾的50年里,台湾人民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争取台湾回归祖国的斗争。日本侵台之初,即遭到台湾人民的顽强抵抗,其惨烈“远足以震动天下,俾薄海内外闻之,知中国固大有人在,我君可欺,而我民不可欺”。(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第330页,九州图书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由于日本殖民者的残酷镇压,20世纪20年代以后,台湾同胞的反日运动更多地转向了非武装斗争,先后有新民会、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台湾文化协会、台湾民众党等抗日爱国团体或人士提出争取台湾地方自治、进而达到“民族解放”的运动;有台湾人民在思想文化乃至生活等各个领域反对皇民化的斗争等等。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台湾同胞的抗日斗争汇入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滔滔巨流之中。由在祖国大陆台胞组织的台湾各革命团体联合组成的台湾革命同盟会,以“为保卫祖国,为收复台湾而奋斗”为宗旨,为“推翻日本帝国主义在台湾之统治,争取台胞之自由解放”,积极进行收复台湾、复兴中国的活动;抗战期间唯一由台胞组成的具有正规军编制的台湾义勇队和台湾少年团,高举“保卫祖国,收复台湾”大旗,奋战在江浙闽,在对敌策反宣传、医疗救护、生产建设、巡回慰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更为难得的是,有5万多台湾同胞历经艰险,从台湾辗转回到祖国大陆,追寻延安灯塔走向抗日战场,为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做出了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