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随笔 >

重访,邓小平的上海足迹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解放日报 陆绮雯 龚丹韵 孙 参加讨论

    从黄浦江畔起航,踏上追寻革命真理的道路那一刻起,邓小平的一生便与上海这座城市有着无法割舍的联系。再一次,寻访邓小平在上海的一些足迹,在时光交错中,看到的是一位伟人的坚持、理想与期待。
    法兰西码头
    黄浦江畔,金陵东路渡口。
    载着数百游客的过江船只,是现代的白色小艇,15分钟一班。检票后的乘客们,在甲板上安静地排队等候。待上船,有人选择一楼的船舱倚窗而坐;有人登高至二楼甲板一览浦江两岸风光,感受上海的节奏。
    今天在这里排队上船的游客大概并不知道,1920年9月,在这个当时被称为“法兰西码头”的渡口,有一批赴法勤工俭学的青年学生,也在这里排队等候。16岁的邓小平,就在其中。那时他叫邓希贤,就在几天前,他从四川广安来到上海。上船后,沿着黄浦江顺流而下,在杨树浦码头邓小平乘坐法国轮船“盎特莱蓬”号,就此踏上留学异国、追寻救国之路的航程。那时候的邓希贤恐怕还不知道,自己与上海这座城市,未来还有着数不清的人生交集。
    而如今,望向穿行而过的黄浦江轮船,依稀可以想象94年前那艘渐行渐远的船,在那艘船上,一个伟人伟大的梦想,正徐徐展开。
    普庆里
    行至马当路306弄,“普庆里”三个字依然清晰地高悬于弄堂口。这里曾是革命时期,邓小平与胞弟秘密重逢的地方。
    这条建于1925年的里弄,今天还保留着上海老弄堂的面貌:靠墙停放的自行车、倚墙设置的洗衣池、水泥路面、闲适的居民。依然是百姓人家、寻常巷落。从位于淡水路的弄堂后门,左转,马当路306弄57号的门牌便出现眼前,黑色的传统木质大门略显陈旧,上面还用粉笔字写着“回收旧物”等字样。
    寻踪而来,可即使住在附近的居民也很少有人知道,邓小平曾经来过这里。
    1931年5月2日,邓小平的胞弟邓垦来到上海,为了找被派至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工作的邓小平,他在《时事新报》上刊登寻人启事,两行字:邓希贤兄鉴,弟已来沪,希见报速至法租界萨坡赛路辣裴德路口普庆里五十七号一晤,弟先修启。”那时候国民党特务也常假用这种方法抓人。邓小平派了一些人,化了装,去打听,确定真的是邓垦。那天,邓小平穿着布长袍、戴礼帽、穿西装裤子和皮鞋,前去赴约。他敲了门之后就问:有没有个邓先修?尽管多年不见,但邓垦马上就认出了他。当时人很多,邓小平没多说话,只道:你收拾收拾跟我走,马上跟我走。
    同年六七月间,27岁的邓小平离开上海。没想到一走就是18年,再次归来时,他参与指挥了这座城市的解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