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百年中国,蔡元培、梅贻琦、鲁迅、胡适、陶行知、马相伯、陈寅恪、梁漱溟……身影渐次浮现,理念有不同,个性有差异,却都有一颗师者之心,传道授业解惑,一腔赤诚投身教育。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到校的第一天,校役们在校门口列队,像以往的官场习俗那样迎接“老爷”上任。他们恭恭敬敬地向“老爷”行礼,“老爷”居然脱下帽子,向他们一一鞠躬回礼。此后的每一天,只要遇到校役、学生向他致敬,蔡元培都会郑重地对他们鞠躬回礼。就是从这样的小事做起,蔡元培给封建习气浓厚的旧北大吹进了一股强劲的平等、民主之风,带领着这所学校走上改革的新征程。 1931年,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梅校长不喜说话,人称“寡言君子”,他专心做实事,却从不居功,他说,就算有一些成绩,那也是各系主任领导有方。梅贻琦治校,最大的法宝就是“吾从众”,他使得清华校园洋溢着宽厚、自由的民主之风。抗战爆发之后,梅贻琦临危受命,肩负起西南联大的重任,于战火硝烟中延续民族教育之命脉。梅校长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至今振聋发聩。 南开学校创建者张伯苓,经常和学生一起踢足球,一起玩桥牌,教学生照相术。他引入西方的话剧,并与学生同台演出。他和学生一起玩耍、做游戏,在学馆开展哑铃、足球、角力、跳高、拳术等体育活动,在体育活动时师生还改穿当时少见的短裤。经常有人批评张伯苓败坏“士林传统”,有悖“师道尊严”,但他顶住舆论压力,坚持实行自己的新式教育理念。胡适评价:“这种师生间自由民主的共同教学和游戏,显露出年轻的张老师是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位创造者。” “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是一个“海归精英”,生活方式洋派西化,但是为了推行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他举家从北平搬迁到河北定县,在那里生活了近10年,和农民同起同居。两个女儿,群英、华英都是在定县长大的。一家子穿粗布大褂,住农民漏雨的房子。与农民一同吃苦,逐渐成了农民的朋友、亲人。此后的岁月里,晏先生一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里担任要职,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第三世界的乡村教育工作。 民国诸位先生的师者风范、人格魅力,宛如璀璨的星辉,各自照亮一方河山,照耀后来人前行的道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