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随笔 >

在杭州的历史上,笕桥的名气响当当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钱江晚报 记者 王丽 参加讨论

    其实老底子笕桥人不仅是养蚕能手,种菜也是出了名的。“笕桥是杭州菜篮子”的说法,早在南宋时期就有了,那时杭州就有“东菜西渔,南柴北米”之说,而且“艮山门外弥望皆菜圃”。笕桥还是名气响当当的药材之乡,宋朝笔记《梦粱录》中记载,“地黄茧桥种,白芷茧桥生”。笕桥盛产的十八味中药,号称“笕十八”,是岁贡之品。
    地处杭州城东,笕桥是不折不扣的兵家要地,在这个抗战名镇的历史上,笕桥机场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书写了中国空战史上的首次辉煌。
    受聘到中非总统府种菜
    笕桥菜农王森林获骑士勋章
    62岁的顾国泰是土生土长的笕桥人,对城东这片土地有着浓浓的情感,这些年也一直致力于城东文史的搜集和研究。
    顾国泰说,笕桥老街在改革开放前期还没有农贸市场,菜市就直接摆在老街上,往往半夜就有人来抢占摊位。
    每年4月,是菜秧上市的旺季,笕桥的农家就挑着圆形的夹担蔀篮或者三角形能挑的长畚箕,里面装着各式各样的菜秧、瓜种,在街头一字摆开。那时候的菜秧、瓜种不仅供应本地,连余杭、西溪那边的农民都会闻声赶来。
    老底子笕桥还有专门的蔬菜良种场,笕桥人栽培蔬菜的技术顶呱呱。
    “从上世纪60年代起的20多年间,几乎每个村都派蔬菜技术人员到广西、贵州等省传授种菜技术,更厉害的是,还有笕桥农民作为蔬菜专家,被派到几内亚、乌干达等非洲国家去传授先进的种植培育蔬材经验。”顾国泰记得,当年笕桥弄口花园村的王森林,被聘请到中非总统府去种菜,因为表现突出,还被该国总统科林巴授予了三级骑士勋章。
    老底子笕桥有很多极有地域特色的蔬菜,比如笕桥大缨洋红萝卜。为什么叫大缨洋红?因为这个萝卜的表皮颜色和清朝官员冠上的红缨子很相似,后来就这么叫出了名。
    这萝卜巴掌大,小小圆圆,皮色鲜红很好剥,肉雪白脆爽,吃起来就像甘蔗、荸荠一样,又脆又甜。不过现在已经吃不大到了。
    顾国泰说,南宋时,笕桥这一带其实是南宋的官园,这里种植的蔬菜、养殖的家禽大都是特供给南宋宫廷的,蔬菜家禽沿后沙河到艮山水门,再经东河运送到南宋皇宫。“喏,你看我们这儿到现在还留着很多有趣的地名,猪坊桥、鸭舍桥,很可能以前就是养猪场、养鸭场呢。”
    早年的“笕十八”质量杠杠的,盖笕桥药材商会公章的药材出口免检
    老底子笕桥不仅是杭州的菜篮子,这里的中药材同样很出名。宋朝《咸淳临安志》里就有记载:“茧桥药品之专著者牛膝、千金草、蛇床子……”笕桥的地道药材确实不少,不过最出名的当属“笕十八”。
    顾国泰介绍,这十八味中药药材包括:玄参、荆芥、牛蒡子、麦门冬、地黄、薄荷、草决明、千金子、冬瓜皮、冬瓜子、白芷、白芥子、萝卜子、泽兰、地枯娄、黄麻子、地鳖虫、僵蚕。民国《杭州玉皇山志》就有记载,“吾杭药物,素推笕桥十八样,所谓道地药材,他方无以尚也”,可见笕十八在当时的地位。
    据说,当地的药农有祖传的一套翻、种、管、挖、晒、藏等种植药材的经验和习俗。著名的“笕桥地黄”就是笕桥农民经过长期选育培育的农家品种。不过现在因为无人传代接种,已经失传了。
    药材丰盛,南来北往来这儿采购的药商也越来越多。在笕桥,还有一条以药材“枸桔”命名的枸桔弄。在当年,这里可是出了名的药材集市,清朝时杭州城东药材市场很多,像白石庙市、沙河沿市、新塘市等,但就枸桔弄市经销药材规模最大,名声在外。这般热闹兴旺的场面,据说在解放初期都还能看到。
    60岁的吴关荣早年在江干区文化馆工作,他走访过很多江干的老人,搜集各种各样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吴关荣说,笕桥老底子还有两个“药王庙”,据说当年药王孙思邈就来到过笕桥,这药王庙就是为了纪念他而修建的。“老人们告诉我,早年笕桥出产的中药材以高品质出名,当年盖了笕桥药材商会公章的药材送到香港一家叫汇丰的药材行都是免检的。后来这些药材由香港又出口到了东南亚很多国家。”
    顾国泰在笕桥住了一辈子,在他小时候,笕桥老街上各种药店、药材行那是鳞次栉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