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刘知幾撰,浦起龙释.史通通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逯耀东.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萧统选,李善注.昭明文选·序[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 [5]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萧绎传,许逸民校笺.金楼子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11. [7]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8]王溥.唐会要·史馆上[M].北京:中华书局,1955. [9]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0]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1]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2]章学诚.章学诚遗书[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13]杨伯峻译注.春秋左传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4]乔治忠.中国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 (本文原载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