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随笔 >

坚守在抗战炮火中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重庆日报 newdu 参加讨论

    
    沙坪坝区陈家桥街道冯玉祥故居。特约摄影 马多
    1937年11月,抗日战争爆发4个月后,重庆成为战时首都。作为战时著名文化区,在沙坪坝区,众多政客名流曾寓居于此。如今,这里有三处名人纪念馆,仍保留着当年的样貌,记录着炮火中的坚守……
    郭沫若纪念馆 银杏树下写《屈原》
    走进位于沙坪坝区西永街道香蕉园村(全家院子)的郭沫若纪念馆的院子一侧,一棵高大的银杏树枝叶舒张,洒下片片绿荫。
    “这棵百年银杏树是一级保护植物,也是郭老当年特别喜欢的一棵树。”沙坪坝区文管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938年12月,郭沫若抵渝,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这里既是他的居所,也是办公场所。
    工作之余,郭沫若总会到这棵银杏下散步。抗战的艰辛,人民的不屈,这些画面一幕幕在他脑海中放映,不断激发着他的创作热情—在这里,他写下了《屈原》、《棠棣之花》、《虎符》等历史剧,为抗战鼓与呼。此外,他还特别写了一首散文诗《银杏》送给这棵常年伴他站在抗日救亡前沿的银杏树。
    张治中纪念馆 将军赠匾谢医生
    张治中纪念馆位于沙坪坝区土主镇三圣宫村,也是当年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旧址。1940年,张治中担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住进了三圣宫村。
    至今,张治中纪念馆里珍藏着一块匾额,上书“黎民怀医师”,落款“张治中”。沙坪坝区文管所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块匾额的背后是一份张治中与重庆人的珍贵情谊。
    抗战期间,物资匮乏,生活艰苦。有一天晚上,张治中突发急病,需要救治。正在众人焦急不已的时候,有人从三圣宫村附近请来了一位名叫黎民怀的老中医,为张治中治好了病。
    病愈后的张治中十分感谢黎民怀,要重金酬谢他。黎民怀却分文不取,只请张治中为自己写一副匾额。张治中欣然同意,亲笔题写了匾额。如今,匾额虽然只留存一块,情谊的厚重却依然不减。
    冯玉祥纪念馆 一把躺椅载辛劳
    冯玉祥纪念馆坐落在沙坪坝区陈家桥街道白鹤村,是一座典型的晚清巴渝民居建筑。1939年初,冯玉祥买下了这座宅院,与夫人、子女一起入住。
    来渝时,冯玉祥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每天公务极其繁忙。至今,纪念馆的冯玉祥书房中仍放着一张特制的躺椅。
    躺椅为什么要特制?原来,冯玉祥有中午小憩的习惯,但作为军人的他,坚持“白天不上床”,只肯在书桌上趴一会儿。为了让身材高大的冯玉祥能够休息好,他的副官派人到陈家桥去订做一张躺椅,并特意嘱咐要做得宽大些。
    谁知取回躺椅后,又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小插曲—冯玉祥身材魁梧,而躺椅却是按照重庆人的身高制作的。他躺下以后,还得再用一个小凳子放脚,才能将就着休息。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冯玉祥坚持办公,直到1945年才离开重庆。这把已经有些陈旧的躺椅,见证了他在重庆的抗战岁月。
    参观攻略
    参观时间:9:00至16:30
    公交线路:
    郭沫若纪念馆:乘公交251路、266路到西科大道,下车步行200米。
    张治中纪念馆:乘公交247路、253路到团结村,下车步行400米。
    冯玉祥纪念馆:乘公交292路、565路到冯玉祥故居下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