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他13岁参军抗日,经历大小战斗无数次解放后,他选择留在公安队伍,保卫祖国和人民 记者陈沛 通讯员 李祥龙文 记者 李斐斐摄影 阅读提示88岁的朱庆荣老人是洛阳市公安局的离休干部,1926年出生的他经历了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经历了建国初期艰苦创业的阶段,也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大发展的黄金期……而他,从一名抗日英雄到公安民警,用自己毕生的精力保卫着国家和人民。 解放前,朱庆荣13岁参军,从最基础的“小鬼”通讯员开始,一步步成了通讯排长、机枪连连长……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斗,为保卫祖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解放后,朱庆荣主动申请加入公安系统,继续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9·18”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大河报记者走近这位88岁的老人,从他的讲述中,寻找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令人感动的瞬间,倾听一个老公安人内心的声音。 初见老人 打仗留下的伤疤是老人的“功勋章” 9月14日,洛阳依然是湿漉漉的雨天,听到要采访自己的父亲,朱庆荣的儿子朱和生早早等在位于凯旋路中段的家属院门口。见了面,记者才知道,朱和生也是一名公安民警。朱和生笑着告诉记者,父亲干了一辈子公安,也想让子女从他的手中接下担子。 走进朱庆荣老人的家,他正在一间卧室的窗户边上看报。儿子朱和生说明记者的来意后,老人非常高兴,“应该讲一讲抗日战争时候的事情,让现在的孩子们知道他们的幸福来之不易。” 虽然已经年近九旬,但朱庆荣并不喜欢别人扶他,自己慢慢地从卧室走到堂屋,朱和生告诉记者,老人就是耳朵听不清,但是身体还很硬朗,而且也不喜欢孩子们吵他,现在专门找了一个人照顾他的起居。 由于老人的听力不好,记者需要用纸笔与他沟通。当记者询问老人是否有战争年代的纸质材料或功勋章时,他告诉记者,由于历史原因,他的功勋章都在文革时被没收。他撩开自己的裤腿,指着脚踝处一大片伤疤告诉记者,这些伤疤都是打仗时留下的。打仗并不是美好的回忆,现在的安逸生活是千千万万的战士用生命换来的,虽然现在生活安逸,但不能忘记历史。 参军入伍 出身贫苦家庭,13岁加入革命队伍 提起当时加入革命队伍的历程,朱庆荣几多感慨,他告诉记者,现在的孩子七八岁还在父母的怀中撒娇,而他8岁时,已经给地主放牛了。 朱庆荣1926年出生在江苏徐州市铜山县的一户贫苦家,朱庆荣有两个姐姐、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家里人多吃不饱饭,更别说上学了。于是8岁那年,朱庆荣给当地的一户地主放羊。“当时说好一年给150斤粮食,但是我前两年给他放羊,他都说收成不好,说是等第三年给,结果第三年说我把羊给弄丢了,不但不给粮食,还要我赔钱。”无奈,白干了三年活的朱庆荣回到了家中。 那年,当地有一所新式洋学堂教书,朱庆荣就到学堂外面偷着学。“学堂里宣传抗日、教唱抗日歌。”时年11岁的朱庆荣听得热血澎湃,并决定要加入这支革命队伍。凑巧的是,朱庆荣的表叔是新四军的一名地下工作者,朱庆荣说,当时他的表叔表面上是做生意的,实际是地下兵站的负责人。于是,13岁那年,朱庆荣瞒着家人,以外出打工为由,在表叔的介绍下,参加了苏北地区抗日东进支队(隶属于新四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