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词条 >

太白楼:“山东李白”的温暖印迹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齐鲁晚报 王海龙 参加讨论

    
    李白手书“壮观”石碑
    
    维修前的太白楼内景
    “李白自幼好酒,于兖州习业,平居多饮,又于任城县购酒楼,日与同志荒宴,客至少有醒时。邑人皆以白为重,望其里而加敬焉。”宋人李旷的《太平广记》记载了李白寄居济宁23年,在太白楼上生活的一个缩影。
    李白尝醉于太白酒楼
    太白楼即“太白酒楼”,是唐代贺兰氏经营的酒楼,原址坐落在古任城东门里(今小闸口附近)。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同夫人许氏及女儿平阳由湖北安陆移家至任城(济宁),居住在酒楼之前,“常在酒搂日与同志荒宴”。李白逝世近百年的时候,即唐懿宗咸通二年(公元861年)正月,吴兴人沈光过任城时,因崇慕李白,登李白寓家之所———贺兰氏旧楼观览,并写下了《李白酒楼记》一篇。文曰:“至于齐鲁,结构凌云者无限,独斯楼也,广不逾数席,瓦缺椽蠹,虽樵儿牧竖,过亦指之曰:李白尝醉于此亦。”沈光还为该楼篆书“太白酒楼”匾额,从此“太白酒楼”成名并传颂于后世。
    宋、金、元代对该楼都进行过重建和修葺。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开凿济州河时,任城城池北移今址,明代初期城墙易土为砖。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济宁左卫指挥使狄崇重建太白楼,以“谪仙”的寓意,依原楼的样式,移迁于南门城楼东城墙之上(就是现今的地址),并将“酒”字去掉,更名为“太白楼”。
    据济宁市李白纪念馆馆长相力告诉记者,太白楼建在三丈八尺高的城墙上,坐北朝南,十间两层,斗拱飞檐,雄伟壮观,系古楼阁式建筑。上有李白塑像,碑碣林立,楼门向西,环以围墙。600多年来,由于长年失修和历次战争,遭到严重破坏。解放初在原址上重建。现在太白搂仍坐北朝南,面宽7间,东西长80米,南北进深13米,高15米,楼体为两层重檐歇山式建筑,青砖灰瓦,朱栏游廊环绕,占地4000多平方米。
    目前,太白楼正在维修,而记者曾经数次登临太白楼上,看到二层檐下高悬一楷书匾额,上书“太白楼”三字。古朴典雅的建筑院落内,松柏掩映,草木扶疏,走在曲径通幽的方砖小道上,思绪总会不由得被牵到千年之前的唐朝。
    楼上正厅北壁上方镶有明代人所书“诗酒英豪”四个大字石刻,字体丰硕,奔放俊逸;下嵌着李白、杜甫、贺知章全身阴线镌刻的“三公画像石”,李白居中,杜甫在左,贺知章在右。一楼正厅中间还有一尊李白半身雕像,上方横匾“诗仙醉圣”,两边对联是“豪饮吐万丈长虹,醉吻涸三江之水”。四周墙壁上书有李白生平介绍。
    太白楼上还存有《李白任城县厅壁记》和唐朝以来历代文人墨客的赞词诗赋,及乾隆皇帝《登太白楼》等刻石碑碣40余块,还有珍贵的李白手书“壮观”斗字方碑。楼内藏有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醉书的《清平调》三首狂草横轴,乾隆时期曲阜的孔继涑摹李白笔迹刻石《送贺八归越》诗帖,还陈列有明代祝允鸣手书的杜甫《饮中八仙歌》长卷。另外还有历代名家编撰的李白诗集和文章,以及当代著名书画家的数十幅作品。
    太白楼理应成为济宁地标
    “太白楼反映了李白与济宁的深厚历史渊源,这里的青砖灰瓦都是李白给这座城市留下的美好历史记忆……”在太白楼附近生活了几十年的六旬老人刘庆丰这样告诉记者。
    太白楼前,古运河水潺潺流过。太白楼后,铁塔寺历经千年沧桑。鳞次栉比的大楼广厦拔地而起,但这座城市里的人们每当走过太白路时,更习惯多看一眼巍峨的太白楼,内心充满了温暖之情。“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喜欢诗词的刘庆丰老人饶有兴致地给记者背起了李白的《寄东鲁二稚子》,并和记者聊起李白与太白楼的历史往事。诗人李白25岁时抱济世安邦大志仗剑出川,足迹遍及荆楚、吴越和江淮。36岁来任城(济宁),投奔在此做官的家族。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李白与夫人许氏及女儿平阳由湖北安陆迁居任城,寄家济宁二十余年。儿子在这里出生,女儿在这里长大,夫人也在这里去世,很多的名篇也是在这里问世……
    因为李白一生与济宁有着密切的联系,以至于《旧唐书》等重要历史典籍都把他误认为成了山东人,而诗圣杜甫也曾经说“我与山东李白”好。杜甫当年来济宁与李白在太白酒楼上对酒赋诗成为不争的史实。
    古任城太白酒楼之上,秋高气爽,一轮明月下,盛唐两位大诗人对酒当歌,激扬文字,而杜甫《赠李白》中“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戏谑”更是将两人的深厚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正是太白酒楼,让两位漂泊异乡的性情诗人找到“他乡遇故知”的感觉,相见恨晚却情意悠长。以致分别后“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李白居东鲁沙丘家中,夕阳西下时,思念起远行之后的杜甫,心潮如汶水浩荡。
    “太白楼承载着更多语言无法描述的精神内涵,影响和浸润着久居此地的济宁市民和新来游历的各方宾朋———这是一座充满诗意色彩的都市,是我们心灵向往、备受熏陶、像当年李白一样愿意归隐在此的一方诗情画意的和谐世界。”一位对家乡充满深厚感情的济宁人郭先生这样表达了太白楼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
    正像济宁市文物局一位专家所说,太白楼是李白寄家济宁的历史见证,它有着时代的烙印和历史的印痕,体现了那个时代对李白和李白思想的解读,同时也是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符号,它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在传承,并以实物为载体得以延续。
    首次大修打造城市“名片”
    中秋节后,记者再次登上正在维修的太白楼,相力馆长正在现场指挥工人紧张有序地按照方案进行施工。秋日的阳光下,郁郁葱葱的苍松翠柏静静地挺立,围墙上的花儿恣意地开放,院落里还不时有市民前来游览,拍照留念,除了不甘寂寞的鸟儿叽叽喳喳,古朴的庭院里一切都那么静谧。
    太白楼于2009年免费开放,曾经带领外地朋友第一次到太白楼参观的石先生说,踏着石阶拾级而上,浏览了楼上的美好诗歌,被李白的诗酒英豪之气深深感染。同行的朋友更是喜欢上这座古运河畔的太白楼,感叹道:“喧嚣与繁华的闹市,有这样一处荡涤心灵的院落,能够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
    济宁市文物局孙美荣局长告诉记者,太白楼为砖木结构建筑,重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近60年来,太白楼从未进行过大型修缮。免费开放后,随着游客的增加,安全隐患日益显现。木质楼梯和二楼展室木质地板、回廊地板均出现颤动、脱漆、缝隙增大、隆起松动等异常情况,地板和楼梯自身承载力下降。
    为消除安全隐患,充分发挥太白楼的社会教育作用,多次论证和征求专家的意见,今年7月初,济宁市文物局决定启动太白楼重建以来的首次大修工程,委托曲阜市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处编制了《太白楼维修工程施工方案》。维修内容包括屋面揭瓦,增设防水层、修补墙体、更换断裂的屋梁和腐朽椽条,对木构架做一麻五灰油饰,重新铺设地面方灰砖。整个工程预计11月中旬完工。孙局长告诉记者,修复后的太白楼依然是保持以旧复旧的原则,保持文物的原样,增加更多的展示功能,体现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山东省历史学会会员张骥主任说,在老百姓的眼中,太白楼不仅仅是一座古老建筑,更是一座心理坐标和精神坐标,是济宁的重要文化标志之一,已成为济宁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载体。她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温暖着我们的记忆,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位网友用这样一段文字描述了今天的太白楼:登上太白楼,俯瞰新建太白小区仿古建筑群,古朴典雅,玲珑剔透;玉带桥南北跨越古运河,与新建居民小区连为一体。改造后的河南岸街更是一处亮丽的人文景观,酒楼餐馆,济宁名吃,比比皆是。太白楼广场彩砖铺地,古运河畔长廊曲折,游人络绎不绝,老人对弈,童稚游戏……
    如今,经历了几十年风云变幻的太白楼,像一个沉默的老者,虽然身处车水马龙的繁华闹市,却一言不发,只是安静地守望脚下的一寸土地,静看人世繁华。在老济宁人的印象中,这座有着近60年历史的太白楼是一个时代变迁的见证,而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其精神层面的意义远远大于建筑层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