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青州旗城,又称满洲兵青州驻防城,由雍正皇帝钦点建造,坐落于青州城北,东通登、莱二州,北接京、津、济等要地,曾被誉为“两京通衢”。清初为保护南北大运河通道的畅通,及对登州、莱州地区及胶州半岛沿海的防御,清政府在青州驻扎了一支精锐的嫡系部队。 青州旗城,又称满洲兵青州驻防城,由雍正皇帝钦点建造,坐落于青州城北,东通登、莱二州,北接京、津、济等要地,曾被誉为“两京通衢”。 清初为保护南北大运河通道的畅通,及对登州、莱州地区及胶州半岛沿海的防御,清政府在青州驻扎了一支精锐的嫡系部队。 雍正七年(1729)七月,清政府决定“青州城外建造新城后,自京派拨八旗满洲兵二千”,并且“永远设防”。1732年,占地1120亩的新城在青州府北城外建成,称“大清驻防山东满洲旗城”。 驻守青州旗城的八旗兵待遇丰厚,纪律严明,有战事则战斗,无战事则练兵;男儿生下即为兵,女儿不嫁外族人。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以能征善战著称。且士气旺盛,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最显赫的事迹是镇江保卫战。 但是,清道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入侵,农民起义连接不断,战争频繁,兵源不足,但因国力日衰,财政窘迫,北城的兵额有减无增,粮饷也被层层克扣,其它的很多福利待遇也减掉了,加上物价飞涨,一个普通士兵的收入已经无法养活全家老小,只能靠赊账和变卖家产度日。 1901年,清政府推行新政,在全国编练“新军”,青州驻防八旗改为马步联军。辛亥革命前夕,青州旗人已到了举步维艰的境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廷要求驻防八旗“另筹生计,各自食力”,由于这些八旗子弟早已丧失了生产能力,因而旗城人的生活是日渐窘迫。 辛亥革命后,民国建立,八旗制度走到了尽头。辛亥革命给青州满族人民带来了两大变化:一是青州旗兵的日渐衰败;二是青州满族人民经济和生活上的更生。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青州驻防城副都统吴延年率八旗兵民接受诏书,拥护共和。至1925年,青州驻防马步联军的编制一直保留未动,但粮饷出现了严重困难。北城派代表赴省上访,要求按中华民国的优待条件,解决八旗兵民的生计问题。当时青州地方官为了借助驻防营兵力,维持地方治安,也愿保留这支军队,于是报请省批准,在地方赋税附加款内,拨给一定数额的补助费来维持八旗兵民的生活。另外,自民国元年以来,北洋政府委派的历任山东军政大员、武官都是清朝旧臣或间接与清廷有关系的人。尤其是督军田中玉,在他早年当营长时,曾在青州结婚,当时与北城官员往来密切,因此,他升任督军后对旗城武装自然给予照顾。此外,旗兵得以保留与迁居南城的满族绅士祁锡璋也有关系。 但因僧多肉少,多数旗民生活难以维持。到了民国二年(1913年)经费开始缩减,约在民国十一年(1924年)全部停发。1925年青州旗人代表来济南请愿要求生活出路,投靠了军阀张宗昌,自此,青州马步联兵改编为陆军步兵团,共1766人,结束了满族的骑射传统,粮饷服装均按张宗昌部队待遇。可惜好景不长,1928年春,国民党四大军事集团联合北伐,奉军节节溃败,张宗昌于4月底率直鲁联军离开山东撤入直隶,青州旗兵丧失新主。 丧失了张宗昌这位新主人后,青州旗兵在1929年前后与土匪武装刘振彪、窦宝璋等发生了一次混战,在此战中,青州旗兵团被彻底打垮了,至此,这支历史悠久的武装就解散消失了,正式宣告建制近200年的青州八旗最终消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