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郭沫若为泰安以及泰山屡屡题字,给这个历史古城增加了更浓厚的文化色彩。 1953年10月15日,冯玉祥墓在泰山大众桥建成,郭沫若亲自为其手书“冯玉祥先生之墓”七个字。但是,墓身在“冯”和“玉”二字之间却存在着拼接破损,这是缘于一个重大的失误。当年郭沫若按照传统的书法习惯和格式,从右至左书“冯玉祥先生之墓”七个大字,尔后竖行落款“郭沫若题”,接着另起一行坠上时间“一九五二年十二月”。本想用七块花岗岩分块镌刻,再并排拼成整体,但在处理最后一块时,遇到了点麻烦:最后一个“墓”字,后面还有两行落款,字数明显太多,两行小字专门再刻一块不合适;“墓”字刻得太小,与前面的字也不协调。于是有人建议,“墓”字后面只刻“郭沫若题”四个小字,“一九五二年十二月”挪到第一个字“冯”的刻石上。但文化程度不高的当地石匠把“一九五二年十二月”刻在了“冯”字左侧,这样子根本没法通读,必须重刻,把时间放在“冯”的右侧,才能和最后的“郭沫若”三字对应。于是立即命人把第一块石刻取下,连夜赶工重做,可是石刻之间严丝合缝,怎生好取,不得已,便用锤头砭砸“冯”字,于是便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破损题刻。 泰山南天门旁边,门口悬有“未了轩”三个镏金大字,这是由郭沫若题写的,因杜甫的“齐鲁青未了”而得名,原意告诉我们到此仍然登岱未了,以鼓励大家继续攀登。1965年,郭沫若应泰山管理局之邀题写了“挟泰山以超北海”,“驭大鹏而游南溟”句,刻成石碑放在泰山上,以供游人观赏。 在泰安市城区东西主干道岱宗大街中段,有一座横跨奈河的大桥,名“泰山大桥”。该桥始建于1964年,是解放后在奈河上新建的第一座大型石拱桥。桥拱上方石刻的“泰山大桥”四个大字,为郭沫若先生1965年所题。站在桥上向北望去,是巍然屹立的泰山主峰,桥的西头有一座琉璃瓦六角亭,桥下是碧绿色的人工湖面,湖岸有垂柳、有长廊,湖心有一天鹅起飞的雕塑,而大桥周围街道两旁则是高低起伏的建筑,郭沫若所题的四个字与桥下的美景交相辉映,为古老的泰安更添韵味。 郭沫若也曾为泰安师范专科学校题校名,这其中发生了一件趣事。1958年9月,济南师范专科学校迁址泰安,1971年更名泰安师范专科学校(现泰山学院),当时学校发函请求郭沫若为该校题写校名。不久,一封信寄回了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众人怀着激动的心情打开之后,却发现是空的。众多猜测纷起,有人猜测信在中途被人偷盗,有人猜测郭沫若可能没给题字……冷静下来后,众人细细观察信封,终于茅塞顿开,赫然发现:信皮上用毛笔写着的“山东泰安师范专科学校”十个大字,不就是郭沫若的题字吗?郭沫若所题的校名从“文革”后一直沿用到2002年泰山学院成立,经历了近30年的风雨洗礼,也受到了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的瞻仰和膜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