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辉煌的天文学成就 商代甲骨文有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西周时期专人观测天象。春秋时期,能从月亮的位置推测出太阳每月的位置,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三垣四象二十八宿的星空。根据《春秋》记载一年分四季,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重要天文学著述。 南北朝的科学家祖冲之计算月球在天球上两次向北通过黄道所需的时间,为每月27.21223日,与今天观测每月27.21222日仅差十万分之一日。隋唐时期,对恒星位置重新测定,并且实测子午线的长度,绘制出1350多颗星的星图(欧洲1609年前,只能绘制1022颗星的星图)。唐代《开元占经》120卷,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集大成总结,保存中国天文学家恒星位置观测的古老记录,保存肉眼观测木星的记录;记录日全食、太阳外层日珥和日冕的现象;保存大量佚失的古代天文资料,例如《甘石星经》等,因此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开发价值。 元代的天文学家郭守敬主修《授时历》,标志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到高峰。明朝中期,文艺复兴的欧洲传教士,带来16世纪蓬勃兴盛的欧洲天文学,促进中国天文学进步发展。清道光二十五年完成《仪象考成续编》32卷(1845年),全部由中国天文学家测定3240颗星,这是世界天文学的重大成就;在天文理论上提出恒星有远近变化,认识到恒星的明暗是运动距离的远近造成的(欧洲在1868年才有这样的认识)。 从公元前28年到明朝末年,中国共有100多次翔实可靠的太阳黑子记录。从公元前7世纪算起,中国古籍记载180多次流星雨。《春秋·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记载:“秋七月,有星孛(bèi,彗星)入于北斗”。这是慧星的较早记录。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发现世界最古老的彗星图。世界公认,中国是彗星观测最古远、最详尽的国家。 中国古代天文学对太阳、月亮、日食和月食、恒星、行星、彗星、新星,以及太阳黑子、日珥、日冕、流星雨、超新星等天象,都有几千年翔实而丰富的天文记录,并且形成天地日月测算完备的天文历算,所以中国的天文学贡献,占据世界天文学很高的科学地位。 □ 周光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