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名飏是一名实干型的官员。移建略阳城以避水灾,重修灞桥,在陕南栽桑养蚕编写《蚕桑简编》并颁《劝课桑树谕》,在陕北大力推广种植洋芋。正因为在陕期间政绩卓著,1837年杨名飏告老返乡时,“秦境士民扶老携幼郊送千五百里”。 青云桥正是1824年母亲去世杨名飏回乡奔丧时捐资倡建,桥头的“衮雪”二字是他从汉中褒谷拓印而来。除了青云桥之外,杨名飏还在家乡云龙捐出俸禄筹建了彩云书院,为家乡为国家培育人才的愿望反映在他亲撰的《彩云书院碑记》中,“每念故乡未尝不有杞梓良材,芝兰嘉卉,若不少加扶植,何以副我父兄之责,壹我子弟之规摩乎”,“所望我一乡之善士,而为一国之善天下之善士者”。一百多年前修建书院时所植古槐如今仍然枝繁叶盛,似乎在无声记录着这里曾经培育过无数“善士”。 64岁从陕西告老返回云龙后,杨名飏并没有满足于安享晚年。作家训,订宗约,在彩云书院传道解惑,编写《经书字音辩要》教乡民说官话,还身体力行教乡民栽桑养蚕推广洋芋改进稼穑技术。在云龙采风期间,当地的“盐水洋芋”让同行者大赞,这也让我不由得想起一百多年前在家乡推广洋芋种植的杨名飏。 杨名飏于1851年去世。在陕西任职时,杨名飏深受时任陕西布政使的林则徐赞赏并成为知己,林则徐曾为杨名飏撰联:“点苍南去钟英地,太白西来建节天。” 杨名飏已经去世一百六十多年了,但他至今仍是云龙妇孺皆知交口称赞的“杨大人”。杨名飏倡建的青云桥,依然是云龙人跨越沘江的通道,桥头观音像下的香火仍然很旺,人们在祈愿慈航普渡,也在感念一百八十多年前倡建青云桥的“杨大人”。 近年来哀叹“乡村沦陷”的作品多,感慨“回不去的故乡”者众。这些作品,深深吸引着生长于渭北农村的我;这些感慨,每回渭北故乡时,我也会有难言的共鸣。我的故乡会好吗?我的故乡还回得去吗?站在青云桥头时,这些像阴云一样笼罩心头的问题,似乎有了答案。云龙能好起来,是因为有杨名飏一样的建设者;杨名飏能回到故乡,是因为他倡建的青云桥和彩云书院让云龙更加美好。我们在追问“故乡会好吗?故乡还回得去吗?”的同时,更应该自问:我们为故乡做过什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