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赤城志》是全国名志之一,文字既简洁又严谨。别看仅28个字,但已为白居易诗作了进一步的诠释:门列“仕进”,承认是台州的“先贤名臣”;“德宗”解释“大君”、“求贤”;“白乐天”为白居易名讳加证,担心被他人混淆。惟主角仍“失名”。笔者认为不一定是博学多才的陈耆卿先生未去考证,而是编史者尊重原作者的意图,仅为后人指引出一条有明确时间与地点的名人,只要认真查询,不难真相大白。事实的发展正应了陈耆卿的预见。宋、元、明、清各代郑氏后裔《谱牒》,对祖史均作了较深入的探索与记载:今存有南宋温岭郑楷,请里人建宁府张布撰《宋迪功郎余庆碑》,成于嘉泰年间(今在新建宗祠);元至正十三年有黄岩天长新建郑氏请里人国史编修潘从善撰的《序》,言其曾大父任职淮东制干,绘《大江形势图》;至正二十六年,地处黄岩西乡宁溪镇的亢山双楠郑氏,有元代著名文学家揭傒斯之子、国史编修官揭汯伯防写的《序》: (本)族五代自闽徙台(指偃公),四百年显仕不断。国朝尤著(按兄弟五人皆大夫以上京官)。《世系图》一页列有:“虔,子彧,字子文,秘书监,谢病居石沟溪。” 清人《王应兆序》言本谱据自明石章相、清乾隆时齐召南、九溪弁亦珙等编就。 今查石沟溪,在黄岩西部长潭水库上游五部,距城区38公里。山路弯曲陡峭,村委会在“老屋”地方,世居郑氏颇多。郑彧乃忠佐之弟,生于开元中,贞元初召起“秘书监”,离广文博士郑虔卒年已36年左右,彧年已50有余,白居易作诗时彧已谢定,而白正当壮年。彧一支衍三门高枧称大族,余及宁海、天台。 幼子稷,是《广文公墓志》撰稿人,是虔卒于台州任上的贴身儿子;是目睹过洛阳王夫人安葬的人(见《夫人墓志》),故其《广文公墓志》具有历史的贡献。稷与兄彧同母郭氏夫人,随广文公来台,合葬今大田白石村郑虔墓。稷曾任台州团练。生三子。一子让,守白石祖坟为主,数代居宁海(含三门),今居三门樟树下。裔有衍新昌、金华、福建等地。樟树下始迁祖郑霖,《台州府志》卷一零六有传。郑霖字景说。南宋绍定二年进士,淮浙提刑发运使,赠中奉大夫、龙图阁直学士。丞相叶梦鼎《樟树下郑氏序》:“皆从白石一祖分也”。 稷与另一子理及孙安,任武职。晚唐因东南沿海防备之需,驻守福建地区,遂立籍,衍象山南夷(见黄岩亢山郑谱)。后裔回迁温州,今表山有一支。南宋时有讳景望、号伯熊者,为永嘉事功学派之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初仕黄岩县尉,历国子监丞、魏王府司马、直龙图阁、建宁知府等,《台州府志》卷九十六有传。永康人、状元陈亮(1143-1194)有《祭郑景望龙图文》存《四库全书·龙川文集》,可证知景望是名讳,伯熊是字行。同是稷房派下的两支。又表山伯熊与温岭新建伯熊不是同一人,却同是虔公派下长、幼两房。新建伯熊字梦瑞,是虔长子忠佐孙瓘公下偃公一支。两支居住在温、台交界邻近(永嘉大溪),故后人混为一人。 以上皆前人之记载,谁也否定不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