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全国大姓 年轻人归属感并不强 走出孔庙,记者前往“孔氏南宗家庙管理委员会”,简称孔管会。进口是一扇小小的老式木门,走过很容易被忽视。推开木门,庭院墙壁上,刻着用篆书《礼记·大同篇》全文。孔祥楷和庄月江的办公室,都在这幢两层小楼里。 孔管会一共14人,除了孔祥楷,其余没有孔姓。“孔姓、儒学,都是全社会的,不应该局限在一个小家族里。”这是孔祥楷的办事准则,“要把传播孔子思想的目的,变成别人意想不到的行动。” 衢州市区每个一年级的新生,都会在开学时,得到孔管会赠送的一盒铅笔,每盒五支,每支刻有两句《论语》中的名言警句。孔庙里,还有免费的少儿读经班。从2004年开始,每个周日,这里都有朗朗书声。读经班赠送的《论语》,是繁体竖排本,且无标点。 而对于孔姓家族,孔祥楷创立了一种新的修谱方法“现代人修谱”,庄月江是实践者,“与其他姓氏不一样,孔氏后人是根据行辈字样起名的。在孔姓后面的第二个字,就是他的辈分,比如,繁字辈是孔子第74代孙,祥字辈是孔子第75代孙。”他再用编“字典”的方式,以行辈最后一字笔画顺序排列。这样,如果查“孔祥楷”,在“祥”字辈的“13”画里。 在庄月江编的“孔氏南宗总谱”里,最小的是“佑”辈,为孔子第80代孙。迄今,出现同名最多的是“孔祥明”,有126人。如今,《孔氏南宗总谱》已有190万字。 为了编纂《孔氏南宗总谱》,孔祥楷曾向衢州市范围内四千多孔姓发函联系,只有一半人回复。孔姓在250万人口的衢州,只是个小姓。“年轻人的归属感并不强,我希望能有更多南孔后人看到你们的报道,来跟我们联系,把孔氏南宗总谱尽量完善地修起来。” 贴满《论语》名句的沟溪村 “孔子后代”曾是诚信招牌 衢州市区虽有孔庙孔府,却没有孔氏后人的聚居地。在庄月江的指引下,记者去了沟溪村,目前衢州最集中的孔姓村落。从衢州开车过去,经衢常公路,半个小时后,看到了一丛一丛的橘林,便到了沟溪。 这是一个风光秀美的小村落。一条名叫“沟溪”的小溪,从石梁上下来,贯穿村落后汇入衢江,村以溪名。 村主任孔慧祥40来岁,从小在沟溪长大,“沟溪村500户,有1310人,其中,孔姓800余人。印象中,应该是康熙六十年,孔子67世孙孔毓均从衢州迁徙至沟溪。” 记者一走进沟溪村,便知这是个孔家村。“有教无类”、“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些《论语》里的名句,都用毛笔写在红纸上,贴在家家户户的外墙上。孔慧祥很得意,“一直以来,沟溪的文盲率,在附近的村落里,都是最低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