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虹桥机场事件的中方人员替身问题,时任国民党参战部队之一的第九集团军作战科长史说,在其回忆中也有类似董昆吾回忆的内容。还有值得一提的是,事件发生后,张治中立刻在其苏州的住所召见独二旅副旅长杨文瑔,要杨文瑔亲自到上海调查事件真相。经杨文瑔10日上午实地调查核实,发现了淞沪警备司令部制造替身,其结果弄巧成拙,反被日本人和其他国家参与调查的人员看出了破绽的事实。杨文瑔认为:此事件的发生有偶然性,属于突发事件。 尽管上述人员回忆所述具体细节有所差异,但这个替身问题的确是激化了双方对整个事件的处理。日方态度强硬。8月11日,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冈本季提出无理要求:一、将上海保安队撤退;二、将上海保安队已设立之防御工事完全撤除。俞鸿钧表示,中国政府必将此事照外交方式解决,但日方尚在交涉之际大举增兵上海,是赤裸裸的威胁。 除了驻上海的日军在调配兵力备战外,东京方面也在筹划增兵上海。8月11日,日本首相及外、陆、海三相举行四相会议,决定派两个师团至上海。日本海军军令部首脑会议主张抓住时机,“在近期内再次行使我们的实力”,避免“留下祸根,贻误将来”。当夜11时55分,日海军军令部总长伏见宫博恭亲王向第三舰队司令官发出放手行动指示。 8月12日,蒋介石以上海虹桥机场事件谈判日方态度强硬,为防日军在上海发动挑衅行为,积极部署上海军事。张治中被任命为第九集团军总司令,担任上海右翼(沪西)防务;张发奎被任命为第八集团军总司令,担任上海左翼(沪东)防务。张治中在部队输送完毕后,曾请示是否可以在8月13日拂晓开始攻击,但蒋介石复电:“希等候命令,并须避免小部队之冲突为要。”对于张治中的这个先发制人意图受阻一事,许多史家认为错过了一个最佳的作战时机。同一天,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次长陈介会晤日使馆参赞日高,商讨虹桥机场事件解决办法。 在当时中国国内抗日情绪十分高涨而日本又急切希望尽快使中国屈服的情况下,中日双方态度都很坚决。双方交涉的内容以虹桥机场事件为开端,延伸到对方的备战举动,相互激烈指责对方破坏了1932年双方签署的《淞沪停战协定》。因此,不管虹桥机场事件的真相究竟如何,但它突然引爆了淞沪战役却是不争的事实。以就事论事而言,虹桥机场事件是淞沪战役(日方称为“上海战役”)的导火索;而点燃这个导火索,则可以说是有一定的偶然性。改变日军入侵方向:蒋介石的作战意图? 7月18日,日本参谋本部作战课对7月11日制定的陆海军《关于华北作战的协定》作出说明:“根据情况派遣一部分兵力到青岛、上海。本作战限于保护侨民及夺取飞机场,但力求避免向上海派兵。”因此,直至淞沪战役开始后,日本还没有在上海“大打”的意图。另据《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史料长编——大本营陆军摘译》记载:淞沪战役打响后,日方最初仅想以第3、第11师团组成“上海派遣军”应对,但随着对中国军队决心在上海“大打”的意图逐渐明了,而向上海增派兵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