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兴期间,能与之抗衡者,除湘军之外,李鸿章所建淮军亦是一支劲旅。1861年,太平军攻上海,是时曾国藩总督两江,遂命李鸿章招募淮勇与之作战。此次另有《淮军名将吴长庆致刘秉璋军中函札》之吴长庆与刘秉璋,皆为淮军重要将领。其中文字所及,多有剿灭捻军、军事布防、兴修水利等等。凡八十通二百八十叶,附刘秉璋之孙刘子遵说明一叶。刘秉璋四子刘体智(1879-1962)为著名藏书家、金石学家,今上海新闸路1321号小校经阁,为其藏储之所。刘子遵即刘体智之子,刘秉璋之孙。曾在天津参与经营启新洋灰公司,事迹见周叔弢、李勉之所撰《启新洋灰公司的初期资本和资方的派系矛盾》(《文史资料选辑》第五十三辑),其所作此宗函札之说明云:“这些都是我父亲收存的吴长庆函件,吴曾参加与太平军作战,后任直隶提督时曾率兵去朝鲜,名为平乱。信件有些关于与太平军及捻军作战记载,故仍保存,可研究近代史者之参考资料也。”由此可知此宗函札之来源与性质,其具有重要历史文献研究价值。 函札作者吴长庆(1829-1884),安徽庐江人。其父吴廷香抗击太平军时殉国,清廷赐封云骑尉,以子长庆袭其职。吴长庆痛父殉难,誓与太平军不共戴天。咸丰七年至十一年间,屡挫太平军,尤其十年,大败英王陈玉成。十一年,奉两江总督曾国藩令,收复庐江。加之刘秉璋举荐,曾国藩即令其创立淮军“庆”字营,于虹桥、柘林、奉贤、南汇、川沙、金山、宝山等地数战太平军,皆有战功。同治元年又与忠王李秀成二战于庐江,吴长庆以“此桑梓邦,又吾先人殉节地,敢不勉”力战,拒忠王精锐于城外,保庐江不失。二年至五年间,于上海、浙江多地力敌太平军,赏力勇巴图鲁名号。太平军平定后,捻军复起。吴长庆率营随李鸿章进剿,将东、西捻军剿灭殆尽。因战功赏黄马褂,换瑚敦巴图鲁名号,并正一品封典。八年,因处理鼎军哗变得当,赏加一级。九年,率部移驻扬州。十一年,调驻江浦,督所部疏浚扬州、仪征盐河。十三年,日本在台湾寻端肇衅,清廷令其添募庆字四营,筑江阴、江宁炮台,加强长江防务。光绪元年,叙功授直隶正定镇总兵。二年,于宁国府平息教案。四年,治江浦黑水河。六年,升浙江提督。当年十月,调任广东水师提督。时法国与越南构兵,沿海戒严,清廷命吴长庆帮办山东军务。八年,出兵朝鲜平叛。十年撤防至金州,闰五月病逝,谥武壮。 函札接收人刘秉璋(1826-1905),字仲良,亦安徽庐江人,咸丰十年恩科进士。同治元年太平军攻占江宁,刘秉璋随钦差大臣张芾军至皖南,为其筹划进剿之策,得李鸿章赏识。李鸿章任江苏巡抚时,奏调刘秉璋于帐下,遂入淮军,吴长庆即为其麾下。同治三年克复嘉兴,肃清浙西太平军。同治四年,捻军复起,清廷命曾国藩督剿,调刘秉璋襄办军务,授江苏按察使,统军驻徐州,数次大破捻军。光绪元年任江西巡抚,八年转浙江巡抚,十二年升四川总督,三十一年病卒。 函札中吴长庆称刘秉璋为“仲良仁兄亲家大人”,自署“姻如弟”,因吴长庆三女嫁与刘秉璋三子刘体信,二人为儿女亲家,故有此称。吴、刘为安徽庐江同乡,吴长庆初随其父办团练,咸丰十一年,新科进士刘秉璋往安庆拜访曾国藩,向其举荐吴长庆,故吴氏之“庆”字营成为李鸿章所建淮军最早的四营之一。次年李鸿章奏调刘秉璋至淮军,命其募勇成营,并兼辖吴氏“庆”字营,成为“亲庆军”统领。此后吴长庆一直为刘秉璋之部下,刘倚之为心腹,军中重要作战任务悉委任之。二人同乡,又兼姻亲,数十年交好,关系非同一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