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 陶厨夫俑 明代 青铜灶 东汉 三层陶房子 想知道古代人的“小康生活”什么样吗?自2015年12月26日起在南京博物院开展的“和·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之道”展览,就为观众掀起了古人生活起居的部分面纱,从吃、喝、住、行、娱乐等几个方面再现了古人的“小康生活”。目前,该展览正在特展馆3F-11展厅中进行,将一直持续到2016年4月20日结束。交汇点记者 程岚岚 文 吃 古人用的灶台就具有节能环保理念 展厅中的一件明代青铜灶,颇为吸引观众眼球。因为它与现代家用柴草灶或食堂用的大灶,非常相像,由灶台、灶山、烟囱三部分组成。只不过现代人使用的这种原始灶台,一般是一至两口锅,而这件出土的灶台上则摆放了足足5口锅,每口锅旁还放置有做菜用的大勺子或大漏勺,配置齐全,造型匀整,制作精良。本次展览的策展人田甜介绍,这件青铜灶是1953年在南京西善桥明司礼监太监金英墓中出土的,现藏于南京博物院。说明早在500多年前的明代中叶,这种灶就已形成,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此灶的形制为五眼灶,属于多锅型。在烟囱的顶部配有歇山顶的小方亭,这是为了防止风的侵袭,以免倒灌顶烟,既是实用的需要,在外观上也非常好看。在烟囱的基部铸有一小龛,这是供奉灶君的神龛,颇具特色。”田甜表示,从灶的大小可以看出一个家庭人口的多少。“它改善、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同时也是人们家庭共同经济生活的一个基础。如果家庭分裂、经济独立,各自生活,那就要另起炉灶了。” 而展厅里展出的东汉时期陶灶,则是一座颇有节能和环保理念的灶台。南博讲解志愿者中的骨干成员王丽告诉记者,这件文物出土于江苏徐州十里铺姑墩。“汉人灶台添火堂在前端,在灶膛末端装有通向屋外的烟囱,利用热气上腾的原理,合理利用火焰从前至后的热量传导。灶台面上,前面多数放置着釜(现代锅的前身)类烹煮,后部组合甑(蒸食用具)类用以蒸食,这样的设计颇具节能与环保理念。” 有了灶台,当然离不开美食。你看这尊席地而坐的东汉陶厨夫俑,可不就正在案板上杀鱼么。只见这位面带微笑的厨师,身着长袍,头戴帽子,双袖卷起,双手做杀鱼状,鱼的头和尾巴翘起,活灵活现。而案板下的水桶里,一条小鱼正试图跳出水桶逃逸……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