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书评、读后感 >

令人震撼的历史见证——评《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4)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光明日报 张中良 参加讨论

    两部日记在记录灾难、控诉恶魔的字里行间,也显示出人道主义者的人格力量。魏特琳赞美她的同事凯瑟琳,“如果她知道她的存在对别人有用的话,那么撤离虽能保存生命,但那样的肉体生命又有什么意义呢?”其实这也是魏特琳的自况。在美国获得硕士学位的魏特琳早在1912年就来到中国办教育,初任安徽合肥三育女中校长,1919年转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授,1937年日军逼近南京之时,政府迁都,亦令该校迁往后方安全区域,美国驻华使馆也力劝侨民暂避凶锋,然而,魏特琳教授毅然决定留守,眼见妇孺陷于险境,遂将学校辟为妇幼避难所,因阻止日军进入避难所施暴,竟蒙受日军批颊之辱。她精心筹划,妥善安置,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万名妇孺,被称为“活菩萨”;秩序稍许稳定之后,又设职业班,授女子以谋生技能,办补习班,使年幼失学的孩子接受教育。由于心力交瘁,积劳成疾,无法支撑,在好友的再三敦劝下于1940年5月回美国治疗,然而回天乏术,1941年5月14日长辞人间。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吴贻芳校长在追思会上称誉魏特琳教授做到了孔子所说的“杀身成仁”与孟子所说的“舍生取义”。
    1882年出生于德国汉堡的拉贝,1908年到中国,后来为西门子公司工作。拉贝和他的家人在中国生活了将近30年,他与中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37年日军进攻南京前夕,他和十几位外国传教士、教授、医生、商人等共同发起建立南京安全区,为大约25万中国平民提供了避难场所,在其私人住宅及小花园里就挤进了600余人,其中包括中国政府官员,还有一位击落多架日军飞机的中国空军英雄,当他离开南京时以“佣人”的身份作掩护,把空军英雄带出险境。中国人民永远铭记这样的国际友人。
    拉贝先生与魏特琳教授在十分艰险的环境中,坚持记日记,保存历史资料,想方设法寄出去以防毁于战火或被日军搜走。拉贝1938年4月回到德国后,通过报告会等形式揭露日军暴行,在受到秘密警察的询问与警告后,将1937年至1938年在南京所记日记《敌机飞临南京》加以整理,添加当时的报告、照片等,1942年整理成书稿《轰炸南京》,留下一份扎实厚重的历史见证。这种记录真相的历史主义精神与关爱人间的人道主义胸襟弥足珍贵,值得发扬光大。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文系主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