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凤瀚教授指出,北大汉简《苍颉篇》保存文字较多,且结构相对完整,从中可以比较深入地了解到这部字书的句式与文字排列方法,体会它对后世各种字书编撰的深刻影响。 那么,作为中国统一语言文字的一个关键史料,秦汉时期的《苍颉篇》究竟收字多少?据《汉书·艺文志》,西汉早期的《苍颉篇》应该有三千多字。作为参照,西汉时期,一般的书吏可能需要掌握汉字约四五千字,作为帝王身边的史官、重臣则需要掌握更多的汉字。 “北大简本《苍颉篇》的发现,使这一失传八九百年的著名字书之面貌初步得以明朗,对于中国文化史、教育史、文字学、音韵学与历史文献学的研究无疑都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朱凤瀚如是说。 朱凤瀚教授认为,从汉简《苍颉篇》的书写形式和体例来看,它可以说是两千多年前的一部“蒙学课本”。这部“字书”四字一句、两句一押韵,基本分为“陈述式”、“罗列式”两种句式,如“汉兼天下”“陈蔡宋魏”,等等。其字词多引用自于丰富的两周典籍。 不过,这部字书因独特的编撰方式与字汇形式百科全书的性质,在秦汉时代不单可供学童使用,也为社会上层与知识阶层所重视。 “根据史料记载,到汉宣帝时期,当时的文人已经几乎看不懂《苍颉篇》的内容了。这部中国最古老的识字书为何在不长的时间内竟为人所不识?《苍颉篇》更完整的秦汉文本以及与《苍颉篇》齐名、相传成书于西周晚期的重要字书《史籀篇》面貌如何?这些则是有待于今后的考古新发现才能了解的。”朱凤瀚教授说,“对北大汉简《苍颉篇》内涵的深刻理解有待于学界的进一步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