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明代中后期且半生“僻居西陲”的白族学者李元阳,是在阳明心学已成为理学舞台主角的观念背景下,以明嘉靖五年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后来辞官返乡究心性命、参研佛理的“儒释”或“释儒”,其哲学思想渗透着佛道观念、王学精蕴,体现出独特的理论品格。 李元阳明确表示自己对待儒佛道的态度:“阳愚以为,道学性命本是一家。故阳之自力,惟以灵知到手即可了事,初不计为孔,为释,为老也。”坚信儒佛道等量齐观的理路。在他看来,佛、儒、道根本上是相通的。“老释方外儒,孔孟区中禅。”儒学中本有禅学的旨意、方法,佛禅中也有儒学的意蕴、精髓。如在复性的修养工夫上,佛谚云:“若要佛渡人,先须我渡我”,这实际上也就是孔子儒学的“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即二者都强调人之自觉的、内在的、主动的自我修为,而非被动不自觉的外在制约。李元阳曾以自己的亲身感受表示:“余始从事格致之学,久而不得其门。里居暇日,得《楞严》读之,始掩卷而叹曰:格致之学,其精蕴具于此矣!……佛说楞严,专为破惑。惑破则知至。”儒学中格物致知之学的精蕴,为佛教《楞严经》所蕴涵;佛教《楞严经》的“破惑”之说,就是讲的儒学格物致知。李元阳认为佛儒具有共同的治国安民作用,如宋代作为儒臣的“宋韩魏公、范文正公、富郑公、司马温公立朝有此力量,皆从佛学中来”。 参禅入儒是李元阳佛儒道融合的一种学术理路。他说:“《圆觉》《楞严》《维摩诘所说经》,直指此心,即道精微玄妙,读此然后知子思子之《中庸》,为孔子之嫡传”,认为以佛教经典中“直指此心”的宗旨,诠解以子思为代表的《中庸》学是孔子儒学的真正方向。李元阳哲学在本体论层面的佛学渗入是多而显的,表现在其本体之“性”的本体地位观念、其“性”的性质、状态,以及与之相对立的“心”、“意”、“情”、“识”为外物所“感”、所“惑”、所“蔽”之情状等。佛教《坛经》中关于“性”、“心”及人的眼耳鼻舌身意之间有一形象比喻,即“心地性王”说。慧能把人的色身比为城邑,眼耳鼻舌身为外面的五座城门,意根为里面的城门,心如城中之地,性则如统治此城之王。《坛经》的“心地性王”揭示了“性”的统摄、主宰、主导、根本地位和作用,诠释了“心”、“意”以及眼耳鼻舌身之生“情”之所等对于“性”的依存关系。人之身心的坏灭与否,决定于人之本“性”的“觉悟”。李元阳把这些佛禅观念,纳入其“性”本论之中。此外,禅宗所说“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的心包万法观念,也被李元阳用来说明“性”与天地世界的关系。李元阳在修养工夫论的层面参佛入儒更显著。如佛教禅宗参究心性有“顿悟”和“渐修”两种方法,一种主张成佛之道应通过个人顿悟,此顿悟源于摒除包括善恶在内的一切思考;另一种坚持只有经过渐修,才能修成正果。李元阳援取佛教的“顿悟”、“渐修”,用以疏解儒学经典《中庸》的“率性之谓道,顿悟此性也;修道之谓教,渐修此性也。顿悟诚而明,知至也;渐修明而诚,致知也”。 以儒融佛是李元阳哲学的又一理论进路。从佛教哲学看李元阳参佛入儒,实际上已具有以儒融佛的内蕴;就儒学看李元阳的观念建构则是以儒融佛。李元阳将王学的“良知”、“致良知”,更多地融合佛道观念。如佛教表明“心”、“性”本质状态的“圆明”、“本觉”观念,李元阳阐述说:“人具此性,本自圆明(明是良知,圆是知至)”,以“圆明”疏解人之本性“良知”和“致良知”。李元阳有时还直接把本体之“性”称之为“圆明之体”,称之为“本觉”。他用佛教基本的、重要的或核心的观念,阐释疏解儒学或儒典的要旨精义,更多地融合佛教观念,是其突出特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