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传统的主流文化中,李元阳既融佛儒,也合儒道,主要表现在他的“性体”、“虚灵”、“渐修”三种观念上。全真道认为“性”与天道是相贯通的,真性与道体合一。“性者,天地之先,至静至虚之道也。三才万物莫不因之以出生,乃真阳之祖,真命之源,真神之根,众妙之体也。”“性”即“道”,即“众妙之体”,“性”与“道”一样具有本源地位。李元阳吸纳道教的“性体”、本性或本然之性,为其创立“性”本体论获得了又一思想资源。“虚灵”或“灵明”原本佛、道共有之观念,李元阳以“虚灵”或“灵明”来辨分“性”与“心”、“意”、“情”,呈现佛、道兼综特征。道教的全真道不倡“顿悟”,而主“渐修”,认为证道成仙不是一时一世之事,凡得道之人都是因为累世积功修行,顿悟不过是累世修行的结果。李元阳既主顿悟,也明渐修,表明他综合儒释道自成一家言的理论色彩,显示出消化吸收、综合融汇佛道思想,却并不沉溺归本于佛道思想的性质,执着于性理观念,是李元阳基本的思想基点。 李元阳是以“良知”、“本觉”之“性”为本体,“格物致知”、“顿悟”、“渐修”和“收放心”为道德修养工夫的“性”本论哲学。其思想特质,实际上是两晋时就已出现的从佛家立场提出的“殊路同归”三教合一观念,或南北朝隋唐以来不同士人学者主张的“三教可一”思想的赓续,也是深受宋明理学阳明学派影响的结果,同时体现出一个民族学者在明代中后期对待佛儒道的理论态度。李元阳坚持的佛儒道融合取向,直接揭橥的是文化的综合交融意义,实质上体现着中华各民族文化互相吸收的民族和谐关系,以及各民族间团结融合、多元一体的深刻精神内涵。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链接 李元阳,字仁甫,号中溪,别号逸民,明代大理府太和县人。李元阳自幼沉默寡言,但聪明过人,勤读诗书,尤好文史。明嘉靖元年壬取云贵乡试第二名;嘉靖五年丙戌,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由于参加议论为嘉靖皇帝生父封号的所谓“大礼议”而被贬江西分宜县。后改授江苏江阴知县。任职期间,兴利除害,体恤民苦,并以廉洁著称,当地百姓曾为之立碑建祠,载其种种善举。晋京任户部主事后不久,改任监察御史,负责弹劾官吏、整肃政纪。他刚正不阿,曾直言嘉靖皇帝:“陛下之始即位,以爵禄得君子,近年来以爵禄畜小人”,被同僚称为“真御史”。正是这种直言不讳使他在官场上屡屡碰壁。嘉靖十八年己亥,因上疏请求嘉靖皇帝不要去承天,被贬往荆州任知府。李元阳清正耿直,对政治黑暗、官场腐败的现实极为不满。嘉靖二十年辛丑,借奔父丧,弃官回乡,从此隐居大理40年未再出仕。由于他在哲学、史学、文学、书法、教育诸方面的突出成就,被誉为“史上白族第一文人”,在云南文化史占有重要地位。万历八年病逝于家中,享年84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