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世界历史,军事现代化作为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总是要服从、服务于国家整体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优先于军队的现代化。然而,近代中国在外敌林立、侵略者异常猖獗的局面下,强国梦与强军梦在时间逻辑上却是倒置的,军事发展、军队现代化具有最大、最紧迫的优先权。 如果说在与西方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传统军事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多米诺骨牌”最先倒下的那一块,那么,中国人民在现代史上最终“站起来”,则首先表现为中国在根本没有和平建军、强军的条件下诉诸全新军事选择,催生全新的军队和人民战争,在军事上最先“站起来”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表现在: 一是现代爱国主义、伟大民族团结凝聚精神的普遍觉醒。抗日战争,使近代以后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中形成的现代民族国家观和现代爱国主义在全民族得到确立和升华,在全面抗战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由此,人民军队就成了一支“有了新精神的军队”,即便“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然使“奋勇向前的革命精神充满了军队”。抗日战争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全民族、全社会动员共御外侮的人民战争,中华民族史无前例的大团结、大凝聚,使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战争屡战屡败的悲惨局面发生了根本性逆转。 二是近代以来中国军事变革在反复挫折、整合中实现了新的飞跃。世界上任何一场军事革命,只有在出现它的“对应物”之后才算完成。抗日战争是中国在应对外来工业化军事侵略过程中,完成自身一系列军事理论、军事战略、军事组织形态变革的过程。从“洋务运动”军事改革到袁世凯编练清朝新军,从孙中山建设黄埔军校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再到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军队合编,形成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日军队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国军事形态发生了重大嬗变、变革与发展。 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日战争中提出并形成了一整套独具人民军队特色的军队编成、战略战术、人民战争理论和军事文化。新文化以现代爱国主义为精神基础和动力,必然重塑国魂和军魂,催生全新的人民战争。这些与传统农耕时代完全不同的军事理论、军事战略、军事组织形态,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军事变革在反复挫折、整合中实现了新的飞跃。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条件下,国民党军队与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相互支撑、相互依存,形成了正面与敌后两个战场,这一特殊战争形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绝无仅有的。 中国军队在抗日战场上充分展现出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军事斗争形态,显示了中国军事的伟大变革潜力和中国军人不畏强暴、与强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作者为国防大学马列教研部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主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