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的执着与悉心 故宫人为紫禁城的智慧营造而感到骄傲,更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重大。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保护工作,使紫禁城的排水功能永葆青春。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启动了故宫排水系统专项课题研究,除了众所周知的排水渠道外,还计划对故宫区域内不同类型的地面铺装的渗、滞和透水能力进行研究,最终评估其绿色排水设施的排水能力(海绵能力),这样有助于全面和科学地认识故宫整体排水能力,同时也可以对海绵城市的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紫禁城古代排水设施是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和故宫古建筑一样得到精心呵护。故宫内的明、暗雨水沟由石质和砖质两种材质砌筑而成。相对来说,石制雨水沟更加结实耐用,所以一些保存较好的盖板沟和暗沟都是采用全石制建造。同时,也有大量的砖砌雨水沟,甚至还有砖石混砌雨水沟。这些都是历朝历代改建维修的见证。因为古代青砖质地较好,现存很多砖砌雨水暗沟依旧可以正常使用。 故宫的排水系统十分庞大,仅保留至今的古代雨水沟的长度就超过15公里,其中暗沟的长度将近13公里。因此,故宫博物院将排水系统分成几个区域,按区域制定集中清理计划。2014年对东六宫区域排水系统进行修缮,包括对管道维护保养、更换残损构件等,确保这一区域排水管线的畅通。在此次大雨中,东六宫区域未发现积水现象。从今年6月开始,重点对御花园区域进行古代排水暗沟的疏通,恢复了御花园西侧雨水沟的排水能力。下一步将更换御花园东侧管线。按照2016年的既定计划,还将对西六宫等其他区域的雨水管沟进行专项排查和清理。 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转要有合理的设计,更需要全身心投入的日常维护。比如有的雨水沟塞满淤泥或杂物,导致排水能力下降,就需要及时清除栏板下、螭首中、排水孔内的堵塞物。由于古代的栏板和螭首都已年代悠久,在清理过程中产生震动可能导致螭首的断裂,因此不能用坚硬的工具进行疏通,只能用竹签一点一点地清理,这项工作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细致,并持续开展。 为保证故宫排水设施的完好和通畅,多年来故宫博物院坚持排水设施的专项巡查。巡查的对象包括古建筑、河道、排水沟渠、地面等。每当大雨、暴雨来临时,故宫博物院会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全院巡查,避免出现积水情况。 古代排水系统与现代排水系统相结合,主要在于内金水河水位的调节。每当雨季开始之前,故宫博物院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是制定防洪预案,专职人员到位,预备疏通工具到位,以便随时到岗排除堵点,随时保证开闸放水。二是与北京市水务局河湖管理处建立紧密的联系,保证通信畅通,在雨季随时监查内金水河水位,通过开闸放水的方式,适时调节内金水河水位,共同保证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转。 在暴雨过程中,负责单位和人员坚持现场管理,掌握现场的实时情况。一是全员上岗,按片分工,通过安全防范中控室,现场监视各区域的排水情况。二是及时清理上游漂浮至雨水口的杂物,保证排水畅通。三是出现局部积水时,及时判断堵点并进行疏通。同时,加强广播宣传,及时告知观众服从故宫博物院管理人员指挥,做好自我保护,有序撤离。 总之,故宫排水系统沉淀着世代传承的“工匠精神”,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作用下,才造就了今天强大的排水防灾功能。 (单霁翔,作者为故宫博物院院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