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随笔 >

日军修筑东宁要塞据守 天皇宣布投降后仍负隅顽抗(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法制晚报 李文姬 参加讨论

    毛泽东主席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从这一年起,赵尚志、杨靖宇、赵一曼等一批批将领就带领着东北抗日联军在这白山黑水间抛头颅、洒热血,最终仅存千人。
    这枚星火并未就此熄灭,在苏联休整后,这股力量与苏联红军一同杀回了东北,如蒲草般纤细,却又异常坚韧。这场比漫长更漫长的战斗,也终于落幕。
    入塞 内如迷宫 设施一应俱全
    从山下沿着石阶走个几分钟,在茂密的山林里记者看到了传说中的东宁要塞。入口并不起眼,仅一米来高的洞口需要弯腰才能进去。“过去日军为了掩人耳目,都是从山的背面进要塞的。现在的这个要塞入口过去其实是日军的炮口,面冲苏联方向。目前唯一开放的勋山要塞一共有4个这样的炮口。”东宁要塞博物馆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为了对北线苏联军队做好战争准备,1934年5月12日,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下达了“关作命第589号”命令,确定在中苏边境沿线实施“筑城工程”。 1934年至1945年,日本关东军在南起吉林晖春、北至内蒙古海拉尔约4800公里的中苏边境依山就势秘密修筑了17处大型军事要塞群,而北起绥阳镇阎王殿,南至甘河子的东宁要塞群是其中最大的一处。
    半个身子刚探进要塞洞口,记者就感到一阵寒气袭来,刚被艳阳烤得微热的皮肤瞬间冷却了下来。因前一日东宁下了场一天一夜的大雨,要塞比往日更为清凉。甬道的排水沟里流淌的水哗哗作响,越往深走潮湿的味道就越发浓烈。
    墙体凹凸不平,赤裸不规则的岩石仿佛还有当年中国劳工一锤锤凿下的痕迹。要塞分为三层,层层相通。沿着曾运送炮弹的斜坡轨道,记者下行进入要塞内。巷道纵横交错、上下连通,每隔三五米就有一处直通外面的通风井。甬道基本上只够一人通行,两人并排就有些局促。地面湿漉漉的,在昏暗的灯光下,洞内的人一边要小心不滑倒,一边又要躲开凝结在洞顶不时滴下的水珠。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东宁要塞群正面宽110多公里、纵深50多公里。这一带属于特级工事,要求顶盖厚度和前面主墙的厚度超过3米,能抵御300毫米口径、1吨重的炸弹直接攻击。尽管每个要塞都不大,但每处工事都是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指挥所、作战室、伙房、粮库、弹药库、发电所等更是一应俱全。这些地下工事与地面暗堡相通,构成了地下地上交叉火力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