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名列上古时代的“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大约生活在距今4700年至4600年间,据推算约公元前2717年至公元前2599年在世。他的父亲名叫少典,母亲名叫附宝,他本姓公孙,后因居姬改姬姓,迁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世称姬轩辕,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因其有土德之瑞,土为黄色,故号“黄帝”。他统一古代华夏各部落,被拥戴为天下共主。他在位期间,发展生产,播百谷草木,改善人民生活,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史称“人文初祖”。 当时还没有文字,人们结绳记事,历史只能口耳相传,在其后两千五百年成书的《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载有许多传说和神话,更增加了黄帝的传奇色彩。因此,黄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被神化的英雄人物。 黄帝一生最著名的战争就是征服蚩尤之战。《史记·五帝本纪》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蚩尤残暴好战,日渐衰微的天下共主炎帝,对此无能为力,只好求助于正在崛起的黄帝。于是,黄帝就担当起平定天下的历史使命,号令天下军队共同讨伐蚩尤。双方交战时突发大雾,而黄帝用自己发明的指南车,准确指示方向,指挥部队打败敌军,擒获了蚩尤。后世的许多史书都记载,黄帝在这次战争中制造并运用指南车的事迹,同时也记录了指南车的样式——车上站着一个木制的仙人,一只手举起来,指着南方,无论车子怎样调转方向,仙人举起的手总是指向南方。这为后世指南针的发明奠定了基础,指南针作为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黄帝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华夏从此得以安宁。黄帝深知蚩尤的影响依然存在,于是就诏令天下到处悬挂蚩尤的画像。世人皆以为蚩尤未死,而是向黄帝臣服了,由此招来更多的部落归顺黄帝。 《战国策·秦策》记载苏秦把此战与尧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商汤伐夏桀、武王伐纣并列,可见这是华夏民族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场战争。 相传黄帝在位近百年,国力强盛。各种文献都盛赞黄帝时代有许多发明创造,涉及生产生活的各方面,集中反映了当时黄帝部落达到的文明高度。 黄帝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帝之首。黄帝之后,其孙高阳立,即颛顼;颛顼死后,黄帝曾孙高辛立,即帝喾;喾死,子放勋立,即尧;尧死,舜立,舜是颛顼的六世孙。黄帝、颛顼、喾、尧、舜并称为“五帝”,而黄帝居其首。后世的夏、商、周三个王朝也都是黄帝的后裔创建的,因此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祭祀黄帝的活动很早就开始了。公元前442年,当时正处于春秋战国的动荡年代,秦厉共公去世,秦国发生内乱,诸侯乘机入侵。刚即位的秦灵公为了鼓舞士气,“作吴阳上畤,祭黄帝”。此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祭黄陵有手植柏为证。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建庙祀典以来,历代均有祭黄陵的记载,尤以明清两代为盛。华夏儿女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黄帝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还是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图腾。 《史记》明确记载:“黄帝崩,葬桥山。”桥山即今陕西黄陵县。桥山黄帝陵很大程度上是后人祭祀黄帝的精神标志。1961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山黄帝陵以其特殊的地位,被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天下第一陵”因此名符其实。 抗战爆发后,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撰写了气势雄伟的《祭黄帝陵文》,起首称赞黄帝“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结尾则表达了抵抗日寇的坚强决心,“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这篇文章与国民党中央祭黄陵的碑文,共同喊出了中华民族共同抗日的心声。经历五千年风雨的黄帝陵,屹立在历史的岁月中,永恒传承着中华文明之光。(王丹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