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年前,在上海的一幢石库门民居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就在那几个夜晚,这幢民居里的灯光点亮了中国历史的新历程,汇聚于此的13人从这里走出,星散四方,就此改变了民族的命运。 中国共产党为何会在上海诞生?越来越多研究和史料表明:这是历史的必然!今天,上海市档案馆将公布和展出包括《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译本在内的近百件“红色珍档”。从这些档案可以看出:那时的上海既是中国工人阶级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心,还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的诞生地,这些都为中国共产党的呱呱坠地奠定了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这里是中国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城市——1920年工人已超过50万占全国四分之一 “作为无产阶级的先进政党,孕育和诞生的机遇必然与其相对应的阶级基础相联系。上海曾是中国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城市。”上海市档案馆整理编目部主任石磊透露,根据《新青年》1920年“五一”劳动节纪念专刊资料记载,当时上海工人数量超过50万,占全国工人总数的四分之一。 集中程度高,更能形成战斗力。在上海市档案馆公布和展出的这批档案中,一份1919年6月25日出版的《上海罢市实录》见证了上海工人阶级的力量。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不久的6月3日,反动政府再次大肆逮捕爱国学生。消息传出,从6月5日起,上海工人奋起罢工,声援北京的学生。6月10日,参与罢工的上海工人超过10万。这一罢工风潮迅速波及各地,全国100多个城市的工人相继罢工响应,商人也举行罢市。 斗争如燎原之火蔓延全国,从而迫使当局作出让步,释放了被捕的爱国学生,罢免亲日派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党史研究专家曹力奋指出,中国工人阶级以如此巨大的规模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政府的政治斗争,是前所未有的,这表明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此后,“五四”运动的主力从学生转到工人,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这里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中心——《共产党宣言》首个中译本在沪出版 上海不仅是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中心。以上海市档案馆公布和展出的档案为例,仅1919年到1921年三年间在沪出版的宣传文化新思潮及马克思主义的珍贵文献就有12本,包括1919年6月创刊的《星期评论》、1920年11月7日创刊的《共产党》等。这之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共产党宣言》的首个中文译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