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词条 >

孟子的臭脾气为何让人又爱又恨(5)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解放日报 韩立平 参加讨论

    “孤往”对修身治学有益
    孤往之境,于个人修身、治学甚有益处。王国维以“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形容此境。王元化著有《孤往精神》一文,引熊十力《尊闻录》:“凡有志根本学术者,当有孤往精神。”潘重规《亭林诗发微》论治学经验云:“夜半寂寥,万缘都尽,然后才能现稀有奇幻的‘圣灯’。”所谓“一灯煮虑,暝写晨书”“冥辟群界,自成孤诣”以及“板凳甘坐十年冷”,自然少不了此种孤往、执着的精神。
    然而,由私人领域移到公共空间,在实际的社会交往或者政治伦理中,过分孤往的“英气”又可能造成偏颇狭隘,增加社会和政治运作成本。孟子在宋代的知音非王安石莫属。王安石在给欧阳修的答诗中说:“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荆公以孟子自期,通身流贯着孟子的“英气”。荆公所谓“三不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分明就是以孟子的口吻在言说。
    熙宁变法期间,王安石面对韩琦、欧阳修、司马光、苏轼等人(其中很多与王安石私交甚好)的异见,没有努力去化解调和矛盾,而是“一意孤行”“道不同不相为谋”,弗顾人情兰菊。这种“英气”害事,不得不说是新法失败的原因之一。而在罢相闲居江宁的日子里,王安石也许只有时不时通过怀想孟子来安慰自己受伤的心灵了,正所谓“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题书的堂联。孟子的文化性格,可以说将下联诠释得无以复加;至于上联,似乎还是要回到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矣”。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